□通讯员 刘宇翔
“我是公安局的。”“我是法院的。”“你涉嫌洗黑钱”……这些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可近日,这类诈骗又出现了,依旧有市民上当,被骗走17万元。
小惠是贵州人,目前在六横某企业务工。几天前的一个傍晚,正在家中和闺蜜聚会的小惠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我是‘贵州公安’,你涉嫌犯罪……”电话一接通,小惠傻眼了,连连辩称自己从来没有做过违法事情。对方告诉小惠,她的身份证被人冒用,骗了别人很多钱,如果真的没有参与其中,其可以提供帮助,但需要小惠保密,并且配合调查。
一心想证明清白的小惠失去了判断力,按照对方指示,添加了一个昵称为“收发室”的微信好友。很快,对方发过来视频通话邀请。视频中,小惠发现,对方确实穿着警察制服,这让小惠更加深信不疑。
对方告诉小惠,公安部门首要先确认她银行卡里的钱不是违法所得。没过几分钟,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刑侦队大队长”。小惠赶紧将自己手中的3张银行卡卡号后四位以及收到的几个验证码都报给了对方。
随后,那名“刑侦队大队长”又要求小惠提供银行卡密码。完全被“警服”震慑住的小惠很快照做了。
刚结束与“刑侦队大队长”的通话,一个昵称叫“杨春雷”、头像是检察官证件的人来加小惠微信,让小惠下载App,按程序证明清白。由于手机设置问题,小惠一直无法下载该软件。
正在小惠焦急时,闺密发现了她的异样,了解情况后,提醒小惠可能是诈骗。于是,小惠报了警。
【民警提醒】
遇到自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时请不要轻易相信,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在社交软件上遇到自称“公职人员”的人申请添加好友时,也不要轻易添加,需谨慎核实。证件图片可能是虚构,头像昵称也可能是假象。除了仿冒公检法,骗子还会仿冒老师、领导、亲友、军警等,务必提高警惕。切勿盲目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切勿向陌生账户汇款,对于异常的资金汇出要求,一定要提高警惕。
下载安装国家反诈App并开启拦截预警功能,如遇疑似诈骗请拨打96110咨询,如不幸被骗,请第一时间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