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开幕式活动当天,将利用现有的海、船、港、桥等资源,巧妙地把沈家门渔港设置成多个“舞台”,实现从“仪式空间”(码头)到“行进空间”(滨港路沿线)到“狂欢空间”(游船)的演出空间的转换。
“不同于开幕式,闭幕式表演我们将打造一台突破民乐常规演出模式的‘国际民间音乐会’。”主创团队成员说,整个表演将通过《我家那片海》《乘风千万里》《中华一家人》三个篇章,整合江南丝竹、广东小曲、福建南音等地区民间乐种,融入日本、朝鲜、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经典民乐曲目,以民乐表达故事,以故事烘托国乐,达到“音乐中有情感故事,故事中有中国各地特色音乐”的效果。
亮点:群“龙”聚首,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湖州的“百叶龙”、上海的“小青龙”、六横的“崇文龙”、桃花“庆丰龙”……自古以来,“龙”都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中国人也被称为“龙的传人”。主创团队透露,开幕式上,将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舞龙队伍齐聚东海,上演群“龙”聚首的壮观场面。
“普陀是东海龙王的故乡,传说东海龙宫就在朱家尖东南洋面3公里处。”主创团队成员说,龙文化,是普陀民间民俗文化的灵魂和主题,但龙文化不止是普陀的、舟山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弘扬龙文化就是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与时代精神合拍。
据介绍,大会期间还将举办《龙的传人》全国舞龙邀请赛,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支特色舞龙队和本地的4支舞龙队上演一场“龙的盛会”,展示各地龙文化的特色和风采。而在未来,“龙聚首”也将作为每年民间民俗大会的固定环节,一直传承下去。
融合:不仅好看,还好玩好听
除了精彩的民俗表演,此次民间民俗大会,还将围绕“沈家门·一家人”的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涵盖文化、旅游、体育、商贸等多个领域,跨越沈家门与东港,不仅好看,还“好玩”“好听”。
国舞狮、法国的红磨坊表演、意大利的威尼斯假面舞、美国的夏威夷草裙舞、北美的太阳马戏小丑……在舟山国际水产城渔民广场将举办《百川·向东海》中外民俗嘉年华,不仅有全区各乡镇(街道)选送非遗精粹节目、民间民俗节目,还将组织和吸纳泰国、印度、越南、老挝等国外民间艺术表演团队共同参与,生动展现世界民间民俗,达到“世界是一家,文化不分家”的效果。
普陀东港莲花洋广场将举行“又见普陀”星辰大海·自在莲洋国风音乐会,邀请知名国风乐团,带来古筝、琵琶、二胡、扬琴、笛子、中阮、小提琴等乐器演奏。普陀大剧院外广场将举办普陀福集,以沈家门老底子、老味道为背景,甄选一批高品质且富有普陀特色文化的商家摆摊,并设置特色打卡点及具有沈家门特色文化的互动体验区,为市民及游客打造“一站式”沉浸式场景。
赋能:让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硬支撑
文化是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的重要媒介。如今,拼硬件、拼政策很容易触到“天花板”,而文化软实力潜力无限,越发成为打造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强磁场”的有力武器。
民间民俗大会期间,我区将举行“乡见蓝湾·商聚普陀”2023普商乡贤大会暨海洋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邀请40余家企业、40余名乡贤参会齐聚普陀,围绕临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大宗商品贸易、现代海洋渔业、预制菜研发生产、海洋旅游等开展专题推介。
同时,举行舟山普陀国际航运与船舶修造业对话会,邀请全球主力船型龙头航运企业、市内外船舶修造企业代表共话未来船舶发展,推动产业间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共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此次民间民俗大会活动,吸引更多优秀企业、优质产业落户普陀,将文化的软实力赋能普陀扩大招商引资、吸纳优秀人才、助推经济发展,为舟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发挥普陀优势,贡献普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