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晓 通讯员 杨青)近日,《普陀区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打造知识产权强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新鲜出炉。
《工作方案》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为普陀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坚实保障。第一部分以企业为主体,构建现代海洋产业知识产权创造体系,具体任务包括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实施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工程、充分释放高校院所创新创造动能、打响海洋特色品牌知名度等工作。第二部分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知识产权创造体系、打造高效顺畅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夯实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完善知识产权高能级服务体系、筑牢知识产权工作管理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73条具体措施,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第三部分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各项指标实现增长,全区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8件,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到2亿元,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据悉,近年来,我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集成改革,全区知识产权事业迎来全面发展,企业创新迸发新活力。截至目前,区市场监管分局新授权专利312件;完成数据知识产权存证30件,登记12件;海洋大数据知识产权保险2件;完成数据知识产权质押3500万元;完成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2.80个,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9.62个,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