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9月1日,距舟山国际水产城不远的滨港路,沈家门街道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彩旗飘扬,红歌嘹亮。全市“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举行。

在实践站门口,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设摊,向市民提供按摩、理发、磨刀、测量血压等服务。观光阳台上,渔民画家蒋德叶指导着渔民画爱好者用手中的画笔,将渔港美景绘于画板上。

“阿公,这只蟹是活蟹吗?”在工艺品展示摊位,一位小朋友对一件会动的木制工艺品感到好奇,求着妈妈买回去。原来这里展示的是民间艺人谢善法老人的易拉罐作品,他通过废弃品回收利用,把一块朽木做成会动的“梭子蟹”。在“渔港红色城市流动展”摊位前,市民围着傅方达老人聆听沈家门渔港的百年历史。

据了解,沈家门街道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于2022年7月,是我区首个乡镇(街道)级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接受区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总站和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共同领导管理。该实践站以服务渔嫂渔娃为主要定位,开展渔娃科普教育和渔嫂暖心服务,通过一人带一家、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有礼社会大家庭。

“沈家门是世界三大群众性渔港之一,渔业捕捞及相关领域从业者众多。为提高渔民、渔嫂、渔娃道德素养,沈家门街道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因地制宜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大力传播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文明正气。”沈家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夏毅介绍,该实践站有三大特色:立足实际、聚焦重点,延伸文明实践阵地触角;精耕细作、系统塑造,做优“有礼渔港”实践品牌;志愿帮扶、邻里互助,双向循环践行共享理念,积极打造“有礼渔港”品牌。

2023-10-30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97485.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