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转第1版)
“面对各类基层矛盾诉求,我们积极推行“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实现诉讼与人调、援调、检调、警调、访调有效衔接,彰显人民调解公信力,确保调解协议的执行力,推进社会矛盾靠前引导、前端化解。”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区社会治理中心为平台,通过创新实行“一窗受理、兜底化解”,调解前置、诉裁保障等流程机制,将调解为前置,引导各类矛盾诉求优先通过调解形式化解。
建立健全调解工作长效机制
2018年5月,结合虾峙镇远洋捕捞业发达的情况,宁泰远洋52号船带头成立了全市首个远洋调解组织。该远洋调解组织拓展了“海上枫桥”经验,建立健全了远洋普法调解工作长效机制,实现了陆海联动。为进一步深化“海上枫桥”建设,我区实现7个涉海镇(街道、管委会)人民调解船全覆盖,其中15艘调解船获评市级人民调解示范船。
此外,区司法局还联合区人民法院、区社会治理中心等15个单位建立社会治理数据库,研判预警趋势性问题,扩大个案调解经验示范参照效应,促成“类案同法”解决。在全市首创人民调解法治指导员制度,组建了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为主体的29名人民调解法治指导员库,为全区镇(街道)、管委会实行“定人、定点、定岗”结对指导服务。同时构建“平台+系统”全兜底解纷保障,出台劳资、海损、医疗等8项纠纷调处化解“一件事”标准,促进重难点案件诉前调解。今年以来,我区重大案件调处率、成功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