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励佳 通讯员 邵盛欢)“进入10月以来,我院儿科因为支原体感染的住院患儿比例有明显上升,希望广大家长多多注意。”日前,在普陀医院儿科门诊,大儿科主任刘江海告诉记者。
据了解,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5岁及以上儿童易感染。今年6至9月,普陀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累计2000余人次,其中支原体肺炎300余人,与往年比例大致一致。进入10月以来,比例大幅上升,目前已趋近50%。
刘江海告诉记者,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尤其是持续性的咳嗽症状较为常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症状与一般感冒类似,许多家长在儿童患病初期自主给患儿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这几类药对支原体感染起不到治疗效果。“孩子发烧或出现咳嗽,尤其是剧烈的干咳,感染支原体的可能性大,建议前往医疗机构确认感染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目前为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刘江海表示,一般对症用药后,支原体感染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家长们也不用过分忧心。
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预防疫苗。支原体感染主要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刘江海建议,在校期间,要勤通风、勤洗手,如果一个班级里出现很多孩子发烧、咳嗽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测。休息期间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养成戴口罩的好习惯。
刘江海还再次提醒市民,每年秋冬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有多种,如支原体、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这些病原体既可以同时感染,也可以轮番感染,且从症状上不太容易区分,一般要依靠病原学检测。一旦家中儿童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