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桃花镇多举措推进高标准绿色农田建设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本报讯(记者 王梦倩 通讯员 孙洁)“地”是基础,“技”是支柱,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年,桃花镇建设高标准绿色农田,在发挥农田基本生产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发挥其生态保护、质量提升功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日前,记者走进盐厂村看到,田间的水稻已经进入抽穗期,隐隐传来淡淡稻香,一派“良田美景”尽收眼底。2021年,桃花镇整合小而散的田块,集中连片规划设计。“从小而散的农田到集中连片,原有的农田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桃花镇渔农业渔农村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5月,桃花镇启动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通过建设绿色农田,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据了解,该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建了管道14条,总长9175米,设置水闸40个,修复泵站3座,1座新泵房正在抓紧建设,进一步提高水稻生长用水供水能力。“我们计划修缮田间道路2条,这条600余米的道路已经完工,另一条正在施工。”该工作人员表示,农业中的现代化元素日渐增多,种田从依靠人力向机械化转变,农作物播种、收割都需要用到大型机器,因此,桃花镇不仅修缮了方便出行的水泥主路,并对下坡道也进行了修补,便于机器下田耕作。此外,桃花镇还对1606亩农田土壤进行了改良,以提升土壤性能,建成生态拦截沟1条,并设置了生态浮床和模块化净水闸门,通过污染防治工程,降低粮食污染,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这些绿色的设备是新安装的灭虫灯,采用太阳能板发电,共40个。”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防治虫害很关键,为此,桃花镇将灭虫工作考虑到项目中,减少周边农户的苦恼。此外,农田管理也融入了数字元素,增设了智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智慧生态绿色防控系统、智慧尾水监测系统、数字化物联网平台,通过增设数字设备打造多元一体化农业生产基地,“通过设备分析,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带领农户做好防范。”该工作人员说道。

粮以田为基,农以田为本。桃花镇通过高标准绿色农田建设,建成区域将实现地平整、旱能灌、涝能排、有配套、宜机化,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收。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加快高标准绿色农田建设步伐,补齐农业生产短板弱项,有效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进一步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2023-10-09 桃花镇多举措推进高标准绿色农田建设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90442.html 1 3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