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沈碧红 记者 徐丽佳)近日,洪先生所住公寓楼下的饭店油烟味很浓,影响了其正常生活,与饭店多次交涉无果,遂报警。东港街道有关人员获知情况后,随即启动相关机制,联系城管、相关部门及物业上门协调,经过多方耐心调解,饭店经营者承诺整改,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及时解决这一非警务类警情。
据悉,这是东港街道开展非警务警情分流工作的一幕。该工作旨在通过多方参与,多元调处,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调解纠纷,确保非警务事件处置及时、专业、有效,把矛盾化解在一线。自7月启动以来,累计分流处置非警务事项332起,交办事项回复率100%,办结率达97%。
“我们通过实行非警务事项分流全员接处警模式,在前期联合东港派出所开展专业培训、定向岗位练兵等活动,提升分流处置能力,发挥派出所辅警转岗专业人员、机关及村社值班人员等现场处置力量作用,及时掌握当事人基本信息、诉求及事情原委,确保做到‘签收指令快、电话告知快、到达现场快、调解处置快’。”东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为实现对非警务纠纷的高效联动、闭环解决,东港街道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强化统筹协调,将劳资纠纷、物业纠纷、征拆纠纷、家庭情感、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非警务警情第一时间移交至街道相关职能部门,整合城管、民政、妇联、信访、司法等力量进行纠纷调解,实现非警务纠纷一起调,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街道还积极对接蓝天救援队、徽商义工队等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走失协作查找机制。
据了解,非警务矛盾纠纷往往处置周期长、反复性强,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街道严格落实跟踪问效和动态督办,确保闭环处置及时。并将事项回访情况纳入村社网格考核体系,定期进行量化考核和通报等,确保事项办理落到实处。
“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非警务警情处置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服务水平,更好地解决群众的诉求。”东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还将进一步统筹协调好相关职能部门、村社及社会力量,以高效的“出警”速度,守护百姓平安,赢得百姓信任,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