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童声、问童需、聚童智,区妇联为儿童的需求和愿望提供发声平台,让“一米高度”幸福感满满。
普陀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成立,为儿童友好工作提供了组织建设保障。根据“1+3+N”儿童友好工作体系,我区制定出台了《普陀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7大友好版块、32项具体任务指标;制定发布了《普陀区儿童友好“8+1”城市场景建设试点任务清单》《空间适儿化改造清单》《涉儿服务供给清单》3张清单,明确各个建设点位和指标任务;建设N个重点项目,推动“海洋主题友好”主题项目,深厚特色文化底蕴。
聚焦适儿化空间改造。我区通过推进“8+1”城市试点场景建设、项目化实施城市空间适儿化改造,以“一米视角”精塑城乡建设新轮廓,将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建设与城市有机更新、现代社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努力打造儿童成长乐园。
在优质服务供给方面,“奇妙宝宝屋”临时托、“红领巾”观察团、“普天童乐”研学路线、心理专家组进校园送服务送课程、“青听15分钟”亲子流动工作室、青少年诊疗服务、“数智化接送系统”……一项项服务、一场场活动、一个个新场所,都让儿童权益保障更加坚实有力。
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宣传上,区妇联在“掌上普陀”App上开辟“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专栏,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宣传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成效,推动“关爱儿童”“儿童优先”理念深入人心。
下一步,区妇联将继续加快三张清单整体推进,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落小落细落实,加快空间改造提升硬件标准,提升软件实力做实涉儿服务,立体化宣传友好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