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唐毓蔚 记者 徐丽佳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持续加强治水治气治废力度、加快发展海岛绿色产业……近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我区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勾画产业美、生态美、人文美的生态普陀新画卷,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根基。
(一)
船舶修造业,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方面具有代表性。
小干岛上,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船坞内,工人操控着超高压水射流除锈设备,整个作业过程不见粉尘,没有气味。
2018年,我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绿色修船”行动,以万邦重工为代表的船舶修造龙头企业,率先淘汰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生产线,投入巨资与国际修船设备供应商联手研发绿色修船智能设备,有效解决了船舶修造的废气污染问题。
除万邦重工外,一批绿色修造船企业迅速发展。中远海运、鑫亚船舶、龙山船厂等,争创绿色修船示范企业,跻身全球修船十强企业。
如今,我区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修船基地,绿色修船标准体系在全国推广,绿色修船占比65%,年外轮修理量达全国四分之一,修造船行业欣欣向荣。
除修造船行业披“绿”向荣,水产加工业也在逐“绿”前行。浙江荣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丰宇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已率先实现海洋肽产品产业化生产,成功转型为海洋生物生态加工的“环保明星”,走上了一条绿色环保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
在六横镇峧头新村,凤舞河水清景美,碧波荡漾。村民虞阿伯常来河边散步,对于凤舞河的变化,他较为感慨:“这条河以前淤泥堆积、水质浑浊,经过整治后,确实大变样了,村里人饭后都会过来休闲。”
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推进,这样的新景象、新变化随处可见。我区自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以来,累计投入12.98亿元,完成所有镇、街道、管委会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通过验收。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我区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的举措之一。多年来,“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持续深化,从彻底清理垃圾河、黑水河和臭水河,到全面剿灭劣Ⅴ类水体,再到建设115个各类“污水零直排区”,我区已多年保持各地表水体监测断面100%达标,3次获得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区“大禹鼎”。
在治气方面,我区开展工业、工艺废气整治和扬尘等污染防治,淘汰燃煤锅炉、老旧车,新增新能源公交车等,2022年全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8%。在治废方面,我区首创危废全流程管理新模式,实现行业危废闭环监管,安全处置率达100%,合计创建53个“无废细胞”。
此外,我区还统筹建设蓝色海湾,在北纬30°植活南方红树,刷新国内红树林人工引种最北界纪录,并为浙江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实践新增一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