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品种来源和地理分布归类,我国主要有秋子梨、白梨和沙梨三个种群系列。其中我们浙江地区所属的长江流域主要栽种品种是沙梨。据我省农业农村厅统计,各县市都有梨树栽培。据统计,2020年,我省梨树种植总面积为1.97万公顷,产量35.2万吨,产值达到15亿元。
包括我们普陀在内的舟山地区,早在元代已有梨果盛产,明代嘉靖年间的《定海县志》更是记载了“梨”和“棠梨”两种。笔者推测,编撰的人之所以这么区分,可能源于前者是人工栽培的,后者依旧维持着其野生属性,只是偶尔会被人们采摘食用罢了。
如今,我们普陀梨果主要的品种为翠冠梨、清香、梨一号和绿宝石等品种。
这其中作为南方沙梨栽培区里的主栽早熟优良新品种,翠冠梨是由我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杂交培育而成的。因其产量高、果形正、色泽好、果肉细嫩且咀嚼后不留果肉渣,种植更是耐寒耐高温,所以深受南方地区的人们喜爱,多地均有种植。经过笔者走访发现,这个品种的梨在我们普陀很多水果店都有售卖。
此外,在普陀规模较大的梨果种植产区是位于六横镇双塘村的锦绣瓜果专业合作社,目前种植有水果类作物80亩,其中梨树种植占地超过10亩,今年梨果产量超2万斤。
据负责人陈方利介绍,他从1997年开始在六横栽种橘子,在2013年改种了经济效益更高的梨树。受限于海岛低温、多风、多雨水等气候因素影响,陈方利萌生了大棚种梨的想法。在我区农村农业相关部门及六横镇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2016年,其栽种的梨树“住进”了大棚。而大棚种出来的梨无论是在外观、口感和大小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如今的锦绣瓜果专业合作社所栽种的梨树主要为“翠玉518”以及红梨。前者颇受当地企业和居民的喜爱,在每年七月中上旬上市后便会被抢购一空。后者为陈方利新引进品种,具有外表色泽艳丽且汁多味甜的特性。
陈方利告诉笔者,近年来,他还在试验用省力化、标准化、矮密化、机械化的梨树密植栽培模式,通过这种宽行密植来提高疏花疏果、修剪采收的效率。
该合作社所产的“翠玉518”实际上学名叫作“翡翠”,原名“518”,是我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以一种叫“西子绿”的梨种作为母本,并将翠玉梨作为父本杂交选育出来的早熟梨新品种,在2011年才定名为“翠玉”。这种梨果继承了其父本的优点,还减少了表皮果锈,缩小了表皮果点和内核,同时提升了汁水含量和口感。翠玉梨的种植如今盛行于江浙沪地区,更是成为了我省农业农村厅在2022年推介发布的种植业主导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