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上接第1版)文化创新,激发活力。上线“渔民画云码头”特色应用,推出“云享艺术课堂”“普博线上游”“普陀云剧场”“24小时智能图书柜”等综合数字服务项目;推动线下公共文化服务的线上化转型,网上实现场地预约、活动配送、服务采购,实现海量文化资源“一键触达”;推出数字文化保障卡,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及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建设,硕果累累。海岛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服务数智工程、全民艺术普及工程重点文化工程卓有成效;培育业余文艺团队483支,吸纳成员1.3万余人,评选乡村文化能人135名,全区文化志愿者数量共计1.42万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普陀实现全市九连冠,入选全市唯一浙江省首批公共文化现代化县区培育名单。20年来,我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壮大正面主流舆论。深耕“中央媒体看普陀”外宣品牌,省级以上重要媒体新闻稿件数突破3500篇次。纵深推进融媒体中心改革,精心打造“掌上普陀”新媒体矩阵,融媒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2018年至2021年,我区连续四年获得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与瞭望智库联合颁发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以文化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我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稳步提增,全区规上文化企业16家,在全市始终保持领跑。拥有3个全国海洋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创街区、5家省级成长型文化企业。2018年入选全省文化产业重点扶持县区,2020年入选全省首批26个“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近年来,一系列文旅项目建设加快落地,海上“飞拉达”、实景剧本杀、烧烤露营等文旅新业态兴起,热门岛屿“跳岛游”“非遗游”等新模式受到游客青睐;沈家门海鲜夜排档、普陀“福集”、520幸福街区、海洲烟火烧烤街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成为夜间文旅游必打卡地;“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加速推进,一个个文旅项目在海岛落地。一个又一个全新的文化地标崛起。沈家门渔港文旅驿站(城市书房)让市民、游客在感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还能参与文旅体验,了解非遗文化;位于普陀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舟山市(普陀区)美术馆近日完成装修,计划2024年初开馆。厚植文化创新沃土。更多更好的普陀文化创意产品推陈出新。展茅米酒、蚂蚁岛虾皮、登步岛黄金瓜等,经过精心设计包装,成为新潮“伴手礼”。“浙香好礼”“岑家木船”等一批特色文创商品不断拓宽展销渠道。“沈家门海鲜排档”“舟山海鲜面”等金名片越擦越亮。近年来,我区还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创建省首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县区,入选全市唯一省级“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试点县(区)。普陀渔民画也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已有近2000件作品入选全国及省级展览,并在20多个国家展出。普陀本土动漫IP《桃花猫和东海鱼》成功登上央视少儿频道播出,对传播现代化新普陀形象产生重大带动作用。未来,我区将继续坚持数字赋能,创新突破,打造一批辨识度高、带动性强的海洋文化金名片,扎实推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文化之光点亮海岛群众幸福之路。

2023-07-27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68946.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