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雨凝 通讯员 姚飞)“最近过得怎么样?”“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日前,助联体平台的志愿者们前往我区多地困难老人家中,为他们检修家电、打扫卫生,并关切地问近况、拉家常。“家里的空调之前坏了很久,志愿者一来,很多困扰都解决了。”家住东港街道南岙村的刘阿伯拉着志愿者的手,口中止不住地感谢。
这是区民政局依托助联体平台,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帮扶的一个缩影。据悉,为在普陀全域范围实现“弱有众扶”,区民政局推出一站式、多维度社会救助帮扶的助联体平台,并建立政企联动救助力量清单、社会救助政策清单、社会力量参与助联体服务清单等“三张清单”,以及“政府+社会”多元力量联动帮扶机制,为全区困难群众精准递送“兜底保障+个性化需求”的帮扶服务。
“助联体是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的简称,助联体平台是集救助帮扶力量汇聚、资源统筹、队伍培育、场景体验、窗口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实体化运营平台。”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助联体平台共有16家政企单位参与,63家社会组织联动,推出80余项十大类帮扶清单和20余个服务项目。
在位于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中心的助联体服务站点,记者看到助联体有关服务项目清晰地展列在一楼大厅,让群众一目了然。三楼则打造了一个助联体共富直播间,为困难农户提供农产品推荐、代销服务,并链接各类资源,为困难家庭提供教育培训、就业岗位推荐等服务。此外,服务站点还设有培训议事、日常办公、群众体验等功能区,让救助服务的“家味”更浓。
除了该服务站点,目前,助联体已入驻我区各乡镇街道的慈善基地、社会组织发展示范园、社会工作总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共建成区助联体1个、镇(街道)助联体服务站11个、村(社区)助联体服务点114个,并建立了以区级平台为主轴、镇(街)服务站为主力、村(社)服务点为主角的区助联体“一站式”帮扶服务机制,实现助联体建设全覆盖。
在提供线下服务的同时,我区还增设助联体线上窗口。打开浙里办App,输入“浙里救”,即可找到普陀区“智慧救助服务联合体”,有救助需求的可以提交申请。目前,我区助联体已发布困境儿童关爱项目、海岛空巢老人关爱项目等7个救助项目。
针对普陀海岛众多的地域特色,助联体还联合区慈善部门推出“爱在四季”双微系列服务,以“物质+帮扶”模式开展困境儿童微心愿和困难家庭的救助服务及微公益活动。并依托浙里办平台,创新开展关爱困难群众的“呼叫转移”“渔嫂助老”等项目,向人户分离的困难群众实施居住地服务。截至目前已收集需求220个,即时办结169个,联系办理31个,诉求解决率达91%。
“今年我们启动打造普陀慈善IP‘普小善’,并推出‘普小善’系列宣传活动。”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通过广受群众喜爱的宣传方式,引导更多市民关注助联体,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