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匪特活动猖獗

欠下累累血债

舟山地处东海一隅,岛屿众多分散,历史上曾为海匪出没之地,虾峙等某些边远小岛素有“匪窝”之称,土匪在这些岛屿安营扎寨,占岛为王,虽经历代军警清剿,但统治者腐败甚至官警匪盗勾结,始终难以铲除。本文披露的是普陀虾峙的剿匪镇反与保卫巩固新生政权的有关内容。

提及舟山历史上的海盗匪患,虾峙的老人至今仍谈匪色变,切齿痛恨。1949年10月,六横、虾峙、桃花等岛先行回到人民怀抱,但国民党12万重兵仍踞守舟山本岛及岱山、嵊泗。浙南沿海披山、潭头、一江山、大陈等岛屿仍被国民党军队掌控。

虾峙尤以东、西白莲、走马塘、大双等边沿小岛以及本岛南端河泥漕、长坑诸村,与邻近海匪巢穴铜锣甩、南韭山隔海相望。历史上匪患(百姓统称“绿壳”)猖獗,数百年来为非作歹,禁而不绝。曾有民谚:“十二月廿八早半上(约上午八时许), 土匪抢劫走马塘,男女老少逃过岗(柴冲岗),家里东西抢精光”。1933年12月23日上海《申报》披露:“……50余海匪窜至虾峙岛礁岙,抢劫40余户,劫现洋1000余元,服饰价值6000余元,绑架12人”。1934年农历十月廿七,台州股匪30余人窜入炼石岙(现黄石村),大肆劫掠,10余大户被抢,渔民蒋世才爷俩被劫持去三门,之后众渔民凑足银元2000枚作酬金,通过定海县政府“缉拿”,半年后蒋世才爷俩才被解救回家。

舟山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仍不甘心失败,梦想以舟山为依托,积极捜罗江苏浙江沿海各地的海匪、游杂部队、散兵游勇进行收编、扩充,冠以各种番号,组成所谓各类“游击部队”,对已解放的虾峙等岛屿进行疯狂破坏活动,妄图颠覆新生革命政权,幻想夺回旧政权。

据史料记载:“当时在舟山海域活动的海匪,属政治性武装匪特,及至舟山解放,留在舟山的武装匪特分属毛森和蒋经国统辖。属毛森统辖的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部,下辖江浙海上自卫纵队、海上行动总队、东海渔民自卫纵队及江淮纵队等匪股;属蒋经国统辖的有国防部青年反共救国军苏浙海上特别行动大队、国防部江浙人民反共自卫直属纵队和总裁办公厅资料组南方站直属纵队等匪股。两大系统共有武装匪特19股,计1800余人,配有小炮27门,重机枪16挺,轻机枪46挺,长短枪近千支。”

1950年初,舟山沿海岛屿在蒋介石父子和军统特务头子毛森策划组建下有: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东海纵队司令程燕颐、副司令张鸿良,麾下200余人;国防部青年反共救国军苏浙海上特别行动大队,大队长为国民党六桃区原区长郑达夫(六横田岙人),麾下100余人,配有电台;国防部江浙人民反共自卫纵队,司令潘礼、副司令江夙祥,驻佛渡,麾下300余人,配电台,下辖两个支队8个大队,活动于现虾峙镇西白莲、大双、走马塘、虾峙本岛一带;国防部特工部队笫一大队,大队长王和生,麾下20余人,驻大陈岛,活动于虾峙岛周围海域。

另有国民党临时委任的三门县长王某,陶子山以及嵊泗军统女匪首、号称“双枪王八妹”,张阿六(即张惠芳)等特务纷纷潜入海岛,郑达夫、江凤祥等专程赴白沙港组建“浙东南反共救国军”“宁台温反共游击纵队”。盘踞在舟山各大小岛屿的武装股匪,秉承国民党关于各游杂部队“坚持”舟山,开展所谓“敌后”游击袭扰的指令,不断向苏浙沪沿海大陆派遣和指挥潜伏匪特进行情报和行动破坏。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残留在舟山的武装匪特部队以为时机已到,便迅速采取“转退为进”的策略,广泛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海盗式袭扰。他们窃取情报,残杀乡村干部,颠覆基层政权,制造绑架、抢劫、爆炸事件,策反地方武装,企图组织武装暴乱,不断对前沿岛屿和防御薄弱地段登陆突击,9至10月更趋猖狂。在海上,武装股匪经常伪装成渔民,出没于航海水道,袭击过往的渔、商船只。1951年1至4月,在舟山海域生产、航行的渔商船舶被掳、洗劫100余艘,300余名渔船民被绑架至敌占岛屿,其中9名惨遭杀害。

1950年7月,武装匪特“国防部江浙沿海工作队”第一区队第二大组潘礼率部20余人,携带机抢、电台潜入佛渡岛,勾结当地窃取村政权的地主恶霸陈某等,在佛渡扩编成立“江浙人民反共自卫直属纵队”(以下简称“江浙反共队”)等反革命匪特组织,潘礼任司令,委任江凤翔为副司令,贺某等13人为支队长、大队长,大肆招纳匪徒,积极扩大队伍,并派员混入我各级政府窃取乡村政权,从事各种破坏活动。如混入虾峙乡政府担任文书的赵子堂即是“浙东南反共游击支队”中校参谋长。有的乡村干部,经威逼、恐吓、利诱,陆续投敌为匪。

1950年下半年起,匪特不断制造袭击、暗杀事件,在六横,甚至将被杀的村干部悬头示众,在区政府门口公开张贴杀人布告。虾峙乡第一批建立起来的乡村干部中乡长刘某、乡渔会主任投敌为匪,乡中心学校周某是匪情报组长。接着又对各村村长进行策反,虾峙乡新建立的15个村干部中,正副村长、主任被匪特恐吓、威胁、利诱直接参加土匪者的“红皮黑心”有24人,通匪、涉匪、窝匪还不在其中,整个虾峙乡、村政权几乎全部为匪特所控制,并开始在虾峙部分渔船中公开强卖匪片(所谓“海上通行旗照”),捜刮百姓钱财,刚解放的虾峙瞬间被变了天。

1950年9月,混入虾峙乡政府任文书的匪“宁台温反共突击纵队”中校参谋长赵子堂受匪首江凤祥指令,在虾峙清凉庵召集虾峙藉匪特头目30余人召开重要会议,成立在虾峙的匪特行动组织,决定以走马塘、双山、东白莲、悬山等虾峙周围岛屿为据点,积极扩大队伍,从事破坏活动,并代表江凤祥授印,颁发委任状,委任陈、蒋等为大队长,林、蒋、丁、庄等10余人为中队长、分队长。自此虾峙群魔乱舞,匪患日益猖獗,一时政治谣言四起,暗杀、抢劫、偷袭、绑架连连发生,百姓人心惶惶。

1950年9月,匪特将虾峙乡绅胡庆才绑架去南韭山敲诈财物,后凑碎金块赎回,还被割去半只耳朵。

1950年10月,一个黄岩货郎去河泥漕走村串户贩卖小商品,被陈某等一伙人诬指为解放军探子,被枪杀于河泥漕山头墩并将尸体抛入海中。

11月,解放军六十一师一八二团运粮船,在点灯洋面遭虾峙匪大队长林某拦截,匪特上船后将2名战士全部扔进船舱,用车关(木帆船起锚工具、硬质木棍)、舵牙活活舂死,手段凶狠至极,现场惨不忍睹。

清剿残匪

剿匪部队夜袭虾峙岛

1950年5月,舟山一解放,舟山军管会和定海县委遵照省委、省军区“关于彻底完成浙江地区剿匪任务”的指示,立即对剿匪斗争作出部署,要求全县“统一行动、军政协同,并与反霸、减租、征粮等六大任务相贯通,把剿匪反特作为压倒一切工作的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舟山群岛军管会和定海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军事清剿、政治瓦解和发动群众武装自卫相结合”的剿匪方针,同武装匪特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50年9月,中共定海县委、县政府成立剿匪总指挥部,由县长王裕民、县公安局长卞道学分别担任正副指挥,驻舟山二十二军(军长孙继先,副军长张秀龙,政委王一平)率部队全力支持配合。在张贴布告等大张旗鼓进行宣传的同时,对首恶者实行坚决镇压,彻底清剿。

是年十月,时任宁波地委书记陈伟达亲临定海,一次批准枪决定海境内匪特53名。二十三军三一四团便衣在六横下庄沙头活捉虾峙籍“浙东南反共救国游击纵队”一支队支队长徐某,并报上级批准立即枪决。

1950年10月1日,武装匪特“江浙反共游击纵队”第一支队长李福元,率大队长姚小堂等匪徒30余人,窜入湖泥、双山活动。我定海县公安局获悉情报后,立即出动部队进行围剿,在大双岛俘匪支队长李福元等32人及大量枪支。是年12月22日,“宁台温反共纵队”第四支队第一大队长朱阿金等匪徒6名窜至现虾峙镇西白莲岛抢劫,全部被我六横区中队活捉。

1950年11月,我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在南韭山岛捣毁了海匪的老巢,切断了他们的退路,流窜于舟山地区其他岛屿的各路股匪也都成了丧家之犬。

曾混入虾峙乡人民政府的“宁台温沿海人民反共突击纵队”第二支队中校参谋长赵子堂率领的12名海匪潜伏在虾峙岛,妄图以虾峙岛为据点,在六横、朱家尖、桃花等岛开展“地下游击活动”,并收罗当地的散兵游勇和其他反动分子,扩展反动组织,专门对付乡村干部和一些弃暗投明的人员,伺机发动反革命暴乱、颠覆人民政权。赵匪先拉拢曾任国民党虾峙乡乡长邬某,要求邬出面收罗一些旧职人员,组建所谓“除奸队”,专门对付共产党。但此时的邬已经向人民政府靠拢。因此,他一面假意应诺,稳住赵子堂,一面趁赵派他外出活动之机,向定海县公安局沈家门工作组报告了赵子堂一伙的活动情况。工作组循迹查获了来沈家门为海匪购买食物的长坑村渔民傅某,获悉赵匪一伙12人躲藏在长坑村民唐某家中的情报。于是,公安机关立即派侦察员上虾峙岛侦察。

“唐家院子独门独户,东面濒海,站在高处就能看清海上的一切活动,不利于从海上接近擒敌。从唯一的一条陆路靠近,也很容易被匪特发现,会造成较大伤亡。”侦察员回来报告说。

公安机关经研究后立即与驻在沈家门的剿匪部队第一九七团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具体行动方案,最后决定夜袭虾峙岛。

1950年12月22日子夜,一九七团侦察排会同定海县公安局的4名侦察员,乘机帆船悄悄地登上了虾峙岛。部队在经教育后开始觉悟的傅某的指引下,逼近唐家,占据了有利地形,迅速地展开包围。战士们摸进了唐家院子,不料被匪哨兵发现。战士一个点射将哨兵击毙,然后箭步冲进屋内,可是里面空无一人。难道海匪预先得知风声,逃掉了?他们正觉得奇怪,傅某连忙指指一个被遮蔽的地窖。战士们马上封锁洞口,齐声向洞内吆喝:“缴枪不杀!”赵子堂一伙匪徒见一支支乌黑的枪口顶住了洞口,自知顽抗是死路一条,只得乖乖地放下武器,束手就擒。经审讯,赵子堂供出该部第二支队第二大队还有12人隐藏在悬山岛的铜锣甩山洞里。于是,剿匪部队连夜押送赵子堂急往悬山岛。拂晓,当部队接近铜锣甩山洞时,被匪发现,匪徒们跃出洞外,占据有利地形进行顽抗。剿匪部队英勇反击,海匪只得退入山洞,梦想凭借洞穴之险作垂死挣扎。面对这种情况,战士们采取多种方法进攻,均未奏效,就令赵子堂向洞内残匪旧部喊话。匪徒们听了赵的喊话,再看看洞的四周已被包围,知道大势已去,遂放下武器,钻出山洞投降。在这场战斗中,共缴获各种枪28支、子弹4000余发、手榴弹15枚、望远镜一副及黄金、空白委任状等。

严惩匪特

巩固新生政权

自此,匪特大队长陈某、陈某根,副大队长殷某,中队长蒋某、林某、丁某(均为虾峙人)等相继落网。为震慑匪特的反动气焰,争取瓦解那些被胁从的一般匪特,1950年10月,定海县政府在六横上庄峧头街首先镇压了匪大队长金某等4人,在下庄双塘一次枪决匪首12人。1951年3月,在六横礁潭庙前又处决匪犯21名。同年9月18日,在虾峙大岙沙头圣塘庙召开公审大会,判处8名匪首死刑并在南岙沙洪口(现“南松亭”边)执行枪决。1952年2月,又在圣塘庙召开公审大会,处决了匪分队长丁某、邱某等3人(匪大队长林某在定海押往虾峙公审途中在船舱中自戕撞死)。对各村因胁迫利诱而通匪的村长分别予以不同处理。九村(岙口)村长管某因抗拒抓捕(解押途中跳入岙口洪洞坑下企图逃跑,还将我公安人员拖入坑中致伤)被处以8年有期徒刑(后死于狱中)。

据1951年《虾峙镇反总结》记载:1949年10月至1951年12月,历时3年的虾峙剿匪镇反中,虾峙全乡直接参加匪特的61人(不包括涉匪、窝匪者),被执行枪决14人(其中匪首支队长1人,大队长5人,情报组长1人,土匪及情报员7人);逮捕判刑21人(匪分队长以上匪首7人,土匪及情报员14人);情节轻微或有悔罪表现的释放7人;畏罪潜逃7人 (匪首3人,一般土匪4人)。曾担任国民党政府的乡长在剿匪中立功,受到从轻处理。

大张旗鼓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宽大与镇压并举的政策,震慑了匪特,极大地打击了匪特的反动气焰,匪特队伍也土崩瓦解,但也有少数死硬分子负隅顽坑。1951年7月,南岙村村长陆孝成(匪分队长)等人乘夜深人静,劫持停泊在大岙小水埠头的庙湾林小周航船仓惶出逃,投身尚未解放的一江山岛、大陈岛。

六横区公所又张贴布告,勒令匪、特,国民党反动党团骨干、一贯道等反动道会门的首要分子自首登记,虾峙主动去自首者86人。自此,舟山南部诸岛的匪患被全部肃清。它不仅彻底解决了历朝历代无法解决的匪患,根绝了延续千百年百姓恨之入骨的匪盗之祸害,更重要的是巩固了共产党新生的政权,百姓笑逐颜开,商旅额手称庆,渔、农、船运、手工业者等真正得以安居乐业。

2023-07-24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68756.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