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可叶 通讯员 杨青)日前,网上曝出我区一家海鲜排档在销售海鲜过程中可能存在缺斤短两的现象。区市场监管分局在接到投诉信息后,第一时间出动执法人员进行现场处置,对商家疑似缺斤短两违法经营行为进行立案处理,目前处于进一步调查阶段。
为全面整治海鲜商户缺斤短两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消费环境,近日,区市场监管分局通过明查暗访等方式开展“缺斤短两”专项执法检查。
“鱼是打称的吗?”“108元一斤,这条大概一斤二两。”7月20日晚上,记者跟随区市场监管分局东港所的执法人员来到东港春天广场某海鲜排档暗访,购买相关水产品称重取证后,执法组立即赶到并进行复秤,经比对后,结果显示商家与执法组称重一致。
“老虎斑一条多重?虾怎么卖?”记者和暗访组又来到了东港海天大道附近的一家海鲜排档,随后执法组对购买的水产品进行称重比对,考虑到操作过程中存在水分流失的情况,鱼虾复秤后均在合理范围内。“像这个虾原来是600克,现在少了10克水分,是正常现象。”执法人员说。
当天下午,区市场监管分局沈家门所的执法人员也对东河市场的水产摊位和沿街部分排档进行检查,复秤结果显示与商家称重一致,其中有3台商家电子秤存在已强检但标签缺失的现象,沈家门所执法人员已责令其限期整改。
“我们通过开展明查暗访、微信推送、教育培训等方式,对经营户不足的地方进行警示教育,要求及时整改。”区市场监管分局东港所副所长邵渊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持续加强整治力度,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严厉打击缺斤短两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购物时,可留心观察电子计价秤是否张贴了有效期内的强检合格标签、电子秤放置是否水平、商家输入的单价是否正确,可要求商家将电子秤断电重启后称重等。消费者购买商品后觉得重量上面有所短缺,可以第一时间到市场公平秤处复秤。如有短缺,可以向市场举办方反映,也可拨打12345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