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从渔农村到城区
宜居宜业处处景
提升改造渔农村生活设施、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普陀多方面入手,着力改善全域生态环境。
在渔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持续开展,纵深推进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据悉,我区实现了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集、有效处理的建制村全覆盖;建成7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1个省级特色精品村、创建34个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提升打造6条美丽风景线等。乡村环境展现新面貌的同时,也育出美丽经济。闲置房舍变身精品民宿、美丽乡村有了更多新业态,一座座海岛不断放大资源禀赋优势,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城市“边角料”同样焕发新面貌。在区委党校北侧的一处闲置地块,经综合整治,前些日子种下的紫色柳叶马鞭草已竞相绽放,形成大片花海;城北兴北东路与舵岙道交界处,长达600米的绿化带花团锦簇,草木葱郁……推窗见绿、开门进园,优美的花园风光在城区随处可见。
据了解,我区还实施“花海彩林”三年行动,聚焦生态环境、道路绿化、公园绿地、门户节点、乡村风貌等,打造四条花园景观带、一条花园观光线、四条花园道路、三条“花海彩林”示范街、一处花园门户、四个花园式公园及一批美丽家园与美丽乡村。
“从自然条件和城市格局出发,根据每块区域、每座公园、每条道路的不同周边环境、不同功能,因地制宜推进行动,争取形成‘一路一景,一节点一特色,一园一主题,一村一品’的花化彩化效果,打造‘山海共美’的海上花园城市。”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我区还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取得明显成效。普陀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普陀将进一步唤醒沉睡资源的经济价值,让绿色成为普陀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让群众深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满满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