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20年 普陀实践
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行河湖湾滩长制等制度,不断加大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海湾,推动美丽乡村蝶变。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我区以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导向,以“千万工程”为主抓手,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河清海净岸美的生态蓝图日渐显现。
□记 者 林 曦
通讯员 唐毓蔚 殷思丹
从河流到海滩
水清岸美好风光
在东港城市河道,一艘小船来回巡航。保洁员刘圣利和同事认真察看着河面,随时清理漂浮物。“这里是普陀的门面,我们的职责,就是好好维护好这里的环境。”刘圣利说,河道全长约1200米,他们除了做好河面清洁工作,还要提醒行人保护环境。
普陀的每条河道,有负责日常清洁的保洁员,还有专属的“河保姆”。我区实现了区级、镇级、村级三级共177条河道、40个水库河湖长制全覆盖,共177名“河保姆”守护梦里水乡。在全区通用的河长在线App上,每位河长都有专属账号。“河长巡河时,一旦发现问题,可拍摄照片实时上传,再推进整改。”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所有在册的河(库)都已统一录入系统管理,河湖长履职、巡河问题、河湖状况、公众参与等情况,通过系统实现一键调取。
河道管理有河长,绵延的海岸线上也有“守护者”。去年,翁舟波接过前任的接力棒,成为了塘头村村级湾(滩)长,以定期、不定期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巡查海湾(滩)。“我们还负责督促清理沿岸地笼网、滩涂串网等,及时清理滩涂垃圾,确保港区清洁。”翁舟波说。
据了解,我区实施“湾(滩)长制”管理,构建了区、镇(街道、管委会)、村(社)三级管理体系,实现湾(滩)长全覆盖、无遗漏,目前已明确设立1位区级湾(滩)长、11位镇级湾(滩)长、67位村级湾(滩)长及93名护滩员。
在污水整治方面,我区持续推进城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和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从源头解决污水排放问题。如提质改造沈家门老城区道路,逐步实现雨污分流;虾峙镇打造“污水零直排区”样板镇,新的污水管直达每家每户,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再排放。
此外,我区还通过智慧治水,进一步提高治水效率。5G无人船驰骋河面,及时传回水域环境监测数据;“四灯”管理一体化监管平台,根据绿、黄、橙、红4种颜色,建立河湖个性化健康体检档案;“智慧河湖管理”应用场景覆盖全区52个前端监控点位,河道异常事件60分钟内处理率达到80%;创新推出“海洋云仓”,开展船舶污染物“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全流程运营服务,保障水污染物处置全链条既环保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