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不少人接到陌生人打来的FaceTime电话。有人称,接通后发现,除了漆黑的屏幕,根本看不见对方,只能听到声音。也有人吐槽,对方相当执着,挂了一个继续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近日,上海警方接报,市民张女士在iPad上接到一通FaceTime通话。对方自称“某贷款软件客服”,称张女士和贷款软件签订了电子协议,并发送了一份与某贷款平台签订的电子协议。
因担心影响个人征信,张女士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一款会议软件,并进行了“屏幕共享”,让对方指导注销账户。一番操作后,张女士收到163万余元的扣费短信,惊慌失措的她立即质问“客服”。对方提供了“中国银监会认证账户”,称这个账户既能帮助解除与贷款平台的电子协议,还能将钱款返还。
张女士再次听信对方,准备输入一组6位数的“验证码”,不料手机页面跳转成了“转账金额”。张女士意识到不对劲,这才挂断对方电话,报了警。
警方启动紧急冻结止付程序。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发现,张女士的163万余元活期存款被骗子操作转到了她的定期账户,尚未转走。为安全起见,张女士重置了密码。
无独有偶。市民周女士也接到FaceTime邀请,接通后与对方进行通话。对方自称是“京东客服”,说周女士注册的“京东白条”有问题,需要及时注销,否则就会造成银行账户冻结。
对方说的后果比较严重,周女士相信了,并按照指示下载了一款通讯类App。打开App后,对方报给周女士一个会议号,诱导周女士开启“屏幕共享”,打开手机银行App,进行了一笔5万元的贷款。
之后,对方又要求周女士打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网址,咨询网址内的“客服”进行操作。在“客服”指示下,周女士转账2万元进行“资金清算”。转账后,对方又以“注销网贷额度”为名继续要求周女士转账。周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民警提醒】
核实身份官网认证。接到电话、短信或FaceTime,自称是平台客服,一定不要轻信,应返回官方平台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核实情况。
拒不透露个人信息。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
不加好友不开视频。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共享视频等协助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
绝不转账、借贷。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或者进行借贷,统统不要理会,一定是诈骗。
谈及征信切勿慌张。个人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
(来源:“上海反诈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