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唐毓蔚 记者 徐丽佳)近日,我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通过市级验收,共计完成10个镇、街道、管委会“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创建范围内任务完成率100%。
近年来,我区聚焦治水重点工作,纵深推进巩固“五水共治”,通过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靶向破解源头治理难题,成效显著。随着万宇滨海新境等115个小区完成了“污水零直排”建设项目,我区生活污水无序排放问题得到彻底改善,小区品质不断提升。
据了解,“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就是对污水实行截污纳管、统一收集、雨污分流、达标排放,实现晴天无排水、雨天无污水,是现阶段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自2018年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以来,我区累计投入资金12.98亿元,完成工程项目52个。其中小区115个,工业园区3个,公建单位51个,社区、村办公机构29个,医疗机构14个,教育机构26个,菜场、商圈26个,六小行业结合排水证发放约1700个;新建城区地下污水主管网19.44公里、完成小区毛细管网改造提升690公里;新建市政污水管网19.44公里,改造独栋楼宇470栋、涉及14051户,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
除了在源头上减少污水的产生,我区还通过科技加持,做好水质监测和污水治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我区利用无人船,随时检测并实时获取各水域环境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直观反映河道水质变化趋势、疑似污染来源。此外,我区还建设“智慧河湖”数字化平台,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全区河湖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实时监测。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区52个前端监控点位,累计导入河道水质数据840余条,在线水质监测数据33000余条,AI采集5000余条事件告警,河道异常事件60分钟之内处理率达到80%。
此外,沈家门滨港路15个入海排水口、碶(闸)门视频监控设备与“普陀智慧城管”平台联网,实现多部门智能联管;建设2处河道监测点、2处污水主干管监测点、7处污水泵站前池监测点、6处城市易涝点监测点;建设排水调度指挥中心,利用已有智慧城管平台与政务云资源,建设排水系统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标准规范体系与排水系统管控子平台,目前系统建设已完成,将进入试运行阶段。
如今的普陀,潺潺流水间荡漾出清亮的歌谣,盈盈碧水上倒映着白鹭鸟曼妙的身影,我区群众正深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满满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