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播撒阳光雨露 助力快乐成长

——我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纪实

□通讯员 翁舟梁 记者 王梦倩

5月28日晚,我区举行儿童友好城市品牌发布会,区妇儿工委为8个儿童友好城市场景试点和1个特色场景试点授牌,发布10条具有探索性、趣味性、创造性的普陀研学旅行路线。

打造儿童友好特色场景,是我区增强儿童在城市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其中一项举措。据了解,我区锚定“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县区创建”这一目标,同时在打造儿童友好公园、儿童友好场馆、儿童友好医院(院区) 等方面积极发力,积极构建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机制,提升儿童福祉,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提质升级教育软硬件

前不久,沈家门第一小学扩建和沈家门综合教育中心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将儿童友好学校建设理念融入到教学楼、图书馆、综合体育馆、地下停车场等。即将于今年9月开园的江湾幼儿园以“一米高度看城市看世界”理念进行校园文化布置。

近年来,我区加大新校舍建设力度,在建的普陀茶湾地块新建学校、东港新建幼儿园,均为“绿色三星级”公共建筑,校园内将安装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用于解决生活热水及校区办公照明、景观道路照明,还将建成地下智慧停车和智慧食堂等,将儿童友好理念深入校园每一个角落。今年,我区还计划投入2500余万元,提升改造近4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基础设施。

软硬件提质同步推进,目前,我区每一所学校都有省、市、区“双减”案例或精品课程,如普陀小学《和美驿站4.0》、沈家门第一小学《虚拟机器人》、沈家门第四小学《探秘蕴芳园》等,课后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裕和丰富的学习机会,尽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打造海味研学基地

“宝贝,我们在蛋糕上裱一个什么呢?”“就裱上我的生肖吧。”近日,在冠素堂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文化体验园“DIY教室”,梁女士与5岁孩子一起制作蛋糕,母子俩从揉面到烘烤、裱花,忙得不亦乐乎。

该文化体验园围绕儿童需求,精心打造了“玛祖卡奇幻海洋蛋糕乐园”和“观音饼民俗文化展览馆”两个特色场景线路,孩子们可以体验西式糕点制作,参与互动游戏,学习食品安全知识。还可以了解观音饼、普陀佛茶加工技艺,知悉舟山传统民俗等,这些特色场景均为适应不同年龄儿童及活动主题的研学体验。

在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体验海岛妇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中央山体公园(青龙山公园)、沈院、武岭湿地、莲花洋岛、普陀朱仁民艺术馆,感受绿色生态的脉搏……近年来,我区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洋味的高质量校外研学基地。普陀田园综合体“心之向往”儿童研学友好公园,依托广袤良田建设未来农场,打造童趣乐园,将500亩稻田打造为“海稻王国”主题景观,300亩精品果蔬科创园打造为科普农趣基地,16亩“开心农场”和20余亩农田作为中小学生农事劳作田。2022年至今,共开展各类研学活动130余场,参与学生2.5万余人。

高质量建设妇儿驿站

“想不到家门口还有专供遛娃的好地方。”日前,在普陀区婴幼儿养育驿站儿童游乐区,姚女士带着6个月大的宝宝在此玩耍。该驿站位于东港街道方树街2号,今年3月对外开放,是娃爸娃妈们免费学习交流、放松带娃的好去处。

前不久,展茅街道“向日葵亲子小屋”也开展了一场亲子早教活动,活动吸引了一批孩子月龄在13至18个月的亲子家庭参加。“‘向日葵亲子小屋’的建成,主要是开展科学育儿指导和亲子活动指导,提升农村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能力与水平。”展茅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据悉,目前,全区托育总位数达1229个,新增入园和入学学位770个。

此外,我区以“家庭文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做好区、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好家风故事汇、家教家风基层巡讲等形式的家风家教宣传展示活动,截至目前已达20场;计划推进妇女儿童驿站建设6家;开展“防性侵、防拐卖、防意外、防灾害、防校园暴力”等安全教育20场;完成为区内3250名初中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任务。

2023-05-31 ——我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纪实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65821.html 1 3 播撒阳光雨露 助力快乐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