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叶梅 通讯员 虞佳
引子
时令进入4月,在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修船现场,这里呈现一派热气腾腾的繁忙劳动景象:几艘巨大的外轮停靠在船坞里,工人们操纵着被称为“船坞大象”“船坞猫咪”的除锈坞底车、真空回收系统正在不停地工作着。这是该公司副总经理汪文贵带领团队对原有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后的成果,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
从业16年来,汪文贵坚守在生产一线,坚持管理创新,加强团队建设,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开启并引领船舶维修的绿色科技革命。今年,汪文贵荣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让我们走近汪文贵,去感受他劈波斩浪勇争先的精神,领略他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新时代劳模风采。
坚持技术创新
加强团队建设
2007年,还未大学毕业的汪文贵进入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实习,由此对船舶修造技术产生强烈的兴趣,他决定毕业后留在这家公司。自2008年进公司以来,汪文贵先后担任工程主管、项目总管、生产线主任、技术委员会主任、副总经理等职务。工作内容主要涉及船舶修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及技术管理等方面。
2015年,在推进机电车间技术改革工作中,汪文贵带领团队深入船舶机械动力维修施工现场,制定了“白布计划”,即施工现场要干净得像块白布,并通过环境的目视效应提升施工团队的品质意识和客户的信任度。
自从实行“白布计划”以来,汪文贵每天花1小时对机电车间、施工现场、装备安全等进行巡视,检查车间施工工艺是否达标、施工现场环境是否整洁、技术创新项目是否推进顺利等,把服务做到最前面。
同时,汪文贵大胆提出专业化维修和专业队伍建设系统方案,组织并编制适合船舶维修人员高效易懂的标准作业可视化指导书,并以船舶项目为中心,建立管理人员研究式问题导向培训计划方案。通过2年多时间,增强了船舶“心脏”维修施工团队和技术管理团队的精细化生产意识,提升了工作技能水平,做到更实、更细、更精地修好每一条船,让每一条船成为企业的“活”广告。
开启绿色修船
攻克技术难题
2013年,万邦提出技术主导型绿色修造船概念,首个目标就是攻克超高压水除锈技术在船舶修造业的应用难题。为此,汪文贵经常通宵达旦奋战在现场,并和他的团队历时4年攻坚克难获得成功。超高压水除锈效率从最初的平均每小时10平方米,到现在提升至平均每小时24平方米。至2017年,超高压水除锈新技术在该公司实行全覆盖。
2020年,为提高船舶脱硫改装和压载水改装项目的生产效率,汪文贵提出并推进“协同共生、生产262”生产管理系统,打破部门边界和工种边界等界限,建立了同事之间协同共生的理念意识,从而实现了生产效率的系统提升。2021年,针对数字化控制中心建设,汪文贵带领团队担起可视化生产管理全景等管理软件研发的重担。
画外音
汪文贵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作业团队建设的践行者,并在绿色智能修船领域有新建树,先后获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浙江省第三届青工创新创效大赛铜奖、浙江省第三届青工创新创效大赛优秀奖、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汪文贵表示,荣誉不是终点,他将继续为抢占绿色智能化船舶维修装备研发应用制高点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