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
普陀区“家门口青少年宫”启动仪式日前在沈家门中洲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这是我区首家“家门口青少年宫”。当天的活动,吸引了辖区40多名青少年儿童踊跃参与。
青少年宫是孩子们向往的地方。在那里,有比较完善的教育活动设施,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是广大青少年丰富生活、发展特长、提升素质的好去处。在全社会日益重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今天,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可目前区级青少年宫只有一家,难以满足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社会教育需求。把青少年宫建在家门口,离孩子近了,可以避免孩子、家长奔波之累,既安全又省时;还可缓解青少年宫数量少、容量有限、供需失衡的矛盾,能更好满足孩子们喜欢参加活动、学习的意愿。同时,在实施“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对课后托管服务也是一种有益补充,必将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建设“家门口青少年宫”,是推进浙江省现代社区建设“十件惠民好事”之一,既要加大投入、积极扩面,在条件合适、青少年集中、交通便利的社区及文化礼堂打造更多“家门口青少年宫”,又要探索路径、创新做法,努力实现精准服务。比如,在规范运行上,应加强本部青少年宫的业务指导;在资源共享上,应探索利用儿童之家等优质社会资源;在优化服务上,应充分整合、吸引社会专业人士、志愿者等力量充实师资,开设多元课程……心系孩子办好这件惠民好事,让“家门口青少年宫”真正成为孩子们培养兴趣的沃土、社会实践的舞台,就能让他们放飞梦想,“飞”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