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我区多举措化解海上纠纷显成效

2022年共受理各类海上纠纷案件178起,成功调处178起,结案率达100%,挽回经济损失1504万元

本报讯(记者 杨叶梅 通讯员 黄欢)“在海上作业,渔船之间要是因渔具、捕捞方式等原因产生矛盾纠纷,我都会第一时间掌握。”近日,在聊起如何化解海上矛盾时,作为调解员的船老大应洪昌告诉记者,一旦编队的渔船发生纠纷,都会及时告知,他第一时间进行沟通调解,“在海上,大家都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们积极构建海上调解平台,将渔船以地段或作业类型划分,实行网格化管理,在每个编组中,聘请有一定威望的船老大为调解员。这些流动的海上调解平台,被渔民亲切地称为‘娘舅船’。”区社会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针对外来船只增多、海况日趋复杂等实际情况,我区采取多项措施化解海上矛盾纠纷,有效维护海上稳定,得到广大渔民称赞。

“我区现有区级调解渔船40艘,镇街级调解渔船62艘,村社级调解渔船104艘,发生纠纷时实行三级联调,区级调解船老大主要负责全区范围内渔船之间纠纷调处,镇街级调解船主要负责本乡镇(街道)内部的渔船纠纷;村级调解船主要负责做好船员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调处本村本公司渔船之间的纠纷。”区社会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旦在海上发生矛盾纠纷,在辖区内的船老大便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把大多数矛盾纠纷化解在海上,切实做到“小事不上岸,化解在海上”。

为解决渔民兄弟因调解纠纷需要多头跑、多次跑的问题,区社会治理中心还研发了“海上枫桥”矛盾化解一件事应用场景。涉及如船员欠薪纠纷、涉船物资买卖合同纠纷、船舶碰撞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船员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涉海涉船矛盾纠纷时,当事人或热心群众均可在手机上操作该应用,申请调处解决,或线上报料,还可进行跨区域海上纠纷线上办理,极大方便群众。据统计,该应用自上线以来,共受理案件281件,线上化解率97.5%,群众满意率100%。

“随着外来渔船和渔民增多,与周边地区的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加。为此,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周边县区、乡镇和村社、渔业公司开展多边多层次的‘联心、联谊、联利、联事’结对活动。”区社会治理中心海事办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去年7月以来,我区联合岱山县海事办、宁波象山县海事办等单位,就深化跨区海事渔事纠纷调处机制多次商讨,并达成一致意见,进一步构建了和谐有序的海上环境,拓宽了“海上枫桥”覆盖面。

截至目前,我区已与13个沿海涉渔市县、25个涉渔乡镇(街道)、36个渔业村社达成联谊结对,签订了《海事渔事纠纷调解绿色通道协议书》,建立起海事渔事调解绿色通道。2022年,我区共受理各类海上纠纷案件178起,成功调处178起,结案率达100%,挽回经济损失1504万元,未出现一起因海事、渔事纠纷引发的海上恶性群体性事件。

2023-04-13 2022年共受理各类海上纠纷案件178起,成功调处178起,结案率达100%,挽回经济损失1504万元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32757.html 1 3 我区多举措化解海上纠纷显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