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东总”烈士碑前的缅怀

□望府

清明时节,是活着的人祭悼、缅怀已故亲人的时节,岁月弥久思越深。六横坦岙小贺家山上矗立着的“东海游击总队烈士纪念碑”显得更加雄伟壮严,碑上镌刻的“东海游击总队烈士纪念碑”11个金色大字更是熠熠生辉。

伫立在“东海游击总队烈士纪念碑”前,缅怀着“东总”(东海游击总队简称)倥偬岁月,缅怀在六横岛上英勇献身的“东总”烈士。春天,在小贺家山上有他们(烈士)的季节花最美,松柏更青翠。

1948年4月,江南武工队第五大队与舟山群岛游击支队部分指战员正式成立了80余人组成的“东海游击总队”。

1948年8月19日夜,东海游击总队的主力乘坐8艘大帆船从舟山本岛的螺门村启航转移到天台山地区。次日凌晨,抵达六横岛。8月20日晚,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空军司周至柔,缓靖公署主任汤恩伯等亲临舟山指挥作战,国民党海军出动8艘舰艇及一些船只,并且调动了2架飞机,掩护海军陆战队和浙江省保安队等部2000余人来到六横岛海面,企图用“海、陆、空”立体式,以围剿东海游击总队。

8月21日,六横岛上是一个磅礴和血腥的雨天,东海游击总队战士冒着雨欲血奋战,从凌晨一直坚持战斗到下午2点,由于敌众我寡最后不得不进行撤退,分散突围到定海、秀山、东极、白沙、滩浒、玉盘山等岛。与此同时,国民党军调动16艘舰艇、4000名海军陆战队,准备全面封锁舟山群岛海面,并实行逐岛“清剿”。

六横岛上这一惨烈的战役,“东总”有百名指战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大队长王荣轩也在之后的“清剿”中被捕杀害。仅有政委王起等少数人员转战至天台山地区,同浙东游击纵队主力汇合。

在牺牲的“东总”指战员中,其中有郑尔昌和郑如水两位烈士,他们都是出生于六横小湖贫苦渔民家庭。1947年5月,郑尔昌在宁波大松江交上了一位好朋友叫贺忠根(原是六横平岩潭人)。两人来往十分密切,可谓肝胆相照。有一次,贺忠根亮明了自己的身份,他平时假扮成做生意的商人,其实是四明山地下游击队员。贺忠根要求郑尔昌做他的联络员。从此,郑尔昌以职业挑鱼货行贩为掩护,担任通信联络工作,向贺忠根提供六横等地敌伪情报。次年3月,郑尔昌被正式吸收为东海游击总队队员,并奉命在六横各地活动,与小湖郑如水、郑信帮、韩央定和双塘、礁潭等地一些“兄弟”秘密聚会,扩大队伍。

当地反动头目察觉他们的一些秘密活动,便指使一些反动爪牙秘密跟踪盯梢并通缉。1948年4月,郑尔昌被迫带领郑如水离开六横岛,来到当时驻扎在普陀螺门的东海游击总队大部队,并介绍郑如水参加了游击队。郑尔昌被委任为“顽强中队”分队长,郑如水为“顽强中队”副分队长。此后,他们多次参加定海等地武装游击战。

“东总”战士突围撤离六横岛。当时,郑如水被留在六横岛,隐蔽在家乡小湖。8月25日,被敌人发现,郑如水与敌人顽强拼搏,负伤被捕。于当天下午3时,郑如水被敌人连戳37刀,英勇牺牲。

再说郑尔昌在撤离时带领五名战士,避开敌人道道岗哨,夺路下山,潜移到小湖外的海边,乔装为涨网渔民,驾着一艘涨网船撤离到象山去。船到中途,不幸被敌舰雷达扫见,被追捕带上军舰。敌人立即对他们实行隔离审查,并严刑拷打,郑尔昌坚强不屈。1948年8月25日,郑尔昌等在余姚被敌人杀害。

为纪念“东总”烈士,教育后人。六横镇投资建造了东海游击总队烈士纪念园。主要建筑包括纪念碑、广场、史迹陈列室等三大部分。烈士纪念碑高18米,宽5.6米,碑正面镌刻着“东海游击总队烈士纪念碑”金色大字,由原浙江省委书记薛驹题写;碑的背面是由六横镇政府敬立的碑文。纪念碑造型别致,气势壮观。

东海游击总队史迹陈列室位于半山腰,陈列室由10个部分组成:大厅中央为“前言”,用中、英文简介东海游击总队在革命斗争中的历史功绩;“东总”的革命史迹示意图,简介“东总”在舟山群岛的革命斗争地点;“东总”的组织沿革;“东总”18位主要干部简历;“东总”革命斗争传历,包括“风暴初起”“中流砥柱”“威震四海”“惊涛骇浪”“风雨同舟”“乘风破浪”等方面内容;“东总”革命烈士名录;“东总”牺牲战士(未评烈士)名录;纪念与回忆,有省、市及部队部分领导题词,“东总”老战士回忆文章等。

蓦然间,我想起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有的人》中的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东总”烈士,你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2023-04-03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30176.html 1 3 “东总”烈士碑前的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