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畅通海岛“菜篮子” 配送“最后一公里”

□记 者 杨叶梅

通讯员 张靖雯

“如今海岛居民在手机上就能实时看到‘菜篮子’惠民店的菜价和数量,动动手指就能买到新鲜菜品。”看着我区“菜篮子”海岛配送工程不断优化,区政协委员、民盟普陀区支部盟员余佩欣喜不已。

近年来,我区偏远海岛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衡,虾峙、东极等偏远海岛老年人口占比均达到75%以上;葫芦岛常住人口不足200人,平均年龄在65周岁以上。这些老年群体不同程度出现衣食住行方面的供给困难。如何让他们拎得起、拎得好“菜篮子”成为民盟普陀区支部关注的一项重点民生问题。

早在2018年,我区率先实施“菜篮子”海岛配送工程,在葫芦岛、柴山岛等地设立便民服务网点。岛上居民通过网点“点单”,由网点向“菜篮子”工程阳光365超市惠民店统一“下单”,每周2次由船班定时送菜上岛。实施5年来,已累计配送1900多次,实现物资成交量330余吨,惠及群众16万余人次,较好地解决了海岛老人“吃菜难”。

去年,民盟普陀区支部提交了一份《关于因地制宜、以点扩面,着力畅通“菜篮子”海岛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建议从“菜篮子”海岛配送的供应范围、供应方式、供应品种、供应质量等四个方面进行优化,让海岛老人想吃就吃且吃得既便宜又好。

提案提交后,我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调度充实“最后一公里”配送队伍,完善跨岛配货运送模式。同时,在配送过程中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如在运输前,对易碎品使用防震包装,对蔬菜肉类等生鲜增加冰袋保鲜;在储存环节,为湖泥、双山等偏远海岛配备保鲜冷藏柜,进一步延长商品保质期限。此外,筛选雇佣责任心强的联络员,在高温季、台风季等特殊时期,为海岛特殊群体排忧解难。

去年11月以来,区商务局积极探索升级海岛配送方式,在浙里办App海岛支老应用场景增量开发“菜篮子”海岛配送板块,通过动态展示惠民店平价供应商品和活动信息,解决群众商家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截至今年2月10日,应用访问次数约4200人次,总下单数631单;上架蔬菜、肉类、禽蛋等8大类140多个品种,供应价格同步惠民店平价供应价;在线注册用户数260人,导入试点小岛老人信息787位。

从提出建议到数字化应用投入使用,民盟普陀区支部积极与区商务局、各配送点位协调沟通,及时收集信息,帮助解决难题。“看到提案建议一步步落到实处,非常开心,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倾听民声民愿,反映民情民意。”余佩说。

2023-02-14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14858.html 1 3 畅通海岛“菜篮子” 配送“最后一公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