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翁盈昌
用漆包线作画,你见过吗?在沈家门街道西河社区,就有一位耄耋老人用漆包线作画,并获得发明专利,成为中国漆包线工艺画创作第一人,他就是宓志芳。
有梦想就会有成功
宓志芳只上过4年小学,因为家境贫寒,15岁那年,在父亲的朋友帮助下,介绍到上海一家私营无线电行当学徒。
1956年志愿参加祖国重点建设,在组织的培养下,学会了地质勘探井下测井仪器维修技术。退休后,还去宁波老年大学学习四年英语、电脑、山水画。
2010年,宓志芳去上海世博会参观,看到了贝壳画、树叶画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工艺品。“既然贝壳、树叶都能作画,为什么不用漆包线来作画?”宓志芳受到启发,一回家就开始创作漆包线工艺画。
如何下笔?前人没有做过。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宓志芳在作品板上先将想要做成的画作用笔打底,然后将一根根漆包线剪断后紧密地排列在平板上,用胶水将它们贴实贴牢,等干透后,用颜料染成他需要的颜色,并将它们揭下来剪成特定的图案……用近百天时间,完成第一幅完整作品《黛玉葬花》。虽然不尽人意,但总算是一幅画作。
成功的喜悦让老人一发不可收拾,从此把创作漆包线工艺画作为了自己的爱好。漆包线工艺画代表作有:《碧海春曦图》(即舟山群岛新区图)、《龙凤呈祥图》(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而作)等。
2014年,宓志芳成功申请了漆包线铜丝画国家专利,成为中国漆包线工艺画创作第一人。
10余年创作
100多幅漆包线铜丝画
10多年来,宓志芳共创作了100多幅漆包线铜丝画。其中,为了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宓志芳创作了《威龙腾飞》,并将作品带到沈家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召开的专题学习会上,以亲身体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手工艺品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早在五年前,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时,宓志芳制作了一幅代表吉祥如意的《龙凤呈祥图》。在这幅图中,宓志芳题了“龙腾凤飞聚群英,扬帆启程赴远程,中国特色宏图行,小康实现万家庆。”四句词,并在社区的科普馆展出。
去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宓志芳用时60余天,创作了一幅《神州万里颂党恩》漆包线画作,献礼建党100周年,表达对党的无比热爱和崇高敬意。只见该幅作品上,一面飘扬的党旗如一条长河,汇聚成“100”字样。“我们党100年的历史就像是一条长河,我就想用党旗汇成一条红色长河。”宓志芳说。
宓志芳的画作在不断创新中追求完美,如今他又着手进行漆包线三维立体画的创作和探索。他说:“作为一名党员,我要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志愿活动,多做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把一切献给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