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如果是干咳,用一些对症的止咳药就可以。
如果有痰,早期是白色泡沫痰,后期出现黏痰甚至黄浓痰,一般主张用化痰的药。
如果咳嗽几天痰的颜色由白色变成了黄色,痰量增加,出现了浓性痰,有可能是出现了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也可以用一些抗生素治疗,一般3到5天就可以。
2.自行服药要注意什么?
答:针对不同症状选择合适药品。服用复方制剂或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务必详细阅读说明书,防止同类药物重复、过量服用。
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日剂量不超过2克,24小时内服药不超过4次;布洛芬用于退热,一般不超过3天。如合并有腹泻症状,不要服用连花清瘟颗粒/胶囊。
3.是否有必要使用新冠特效药?
答:单克隆抗体、奈玛特韦、阿兹夫定等抗病毒药物早期使用都可能减少重症发生,缩短病程和病毒排毒时间。但这三种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疗机构使用,家里不适合使用。
4.什么情况需拨打120去医院?
答:感染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无法缓解;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超过2天;经药物治疗体温持续高于38.5℃或心率超100次/分,超过3天;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5.儿童感染是否一发热就去医院?
答:仅有发热,其他症状不严重,可先居家观察。家长可做一些恰当护理,如温湿毛巾外敷儿童额头、退热贴外敷等。如发现孩子持续高热、嗜睡、精神反应差,或出现热性惊厥,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6.可以用捂汗的方式给小婴儿退热吗?
答:不建议。因为小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如果捂过多衣物或被盖,就让他们没办法经皮肤散热,可能发生严重的捂热综合征。所以应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凉爽通风的环境,适当减少衣物,以提高舒适度为主。
7.孕妇感染用药需要注意什么?
答:对乙酰氨基酚是妊娠期退热的首选药物,且首选单方制剂,不推荐复方制剂。
妊娠早期使用布洛芬可能导致胎儿动脉导管过早关闭,因此不推荐。
中成药普遍缺乏妊娠哺乳期的安全性数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也未知,不建议孕妇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