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
2022年新时代普陀工匠培养对象名单日前公布,共有33人入选该培养项目。其中,普陀大工匠5名、普陀杰出工匠10名、普陀工匠10名以及普陀青年工匠8名。这些工匠的背后,有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产业振兴、经济发展的可靠力量。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培育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型产业工人,这正是当下的一项紧迫任务。现实情况是,国内不缺高端专家,也不缺先进装备,但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的一线工人却是稀缺资源。不断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转型升级、民工难以胜任导致的结构性矛盾。这个问题不解决,“制造”变“智造”就会步履维艰。
技术工人短缺的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教育结构失衡无疑是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大学不断升级、扩招,在圆了更多人“大学梦”的同时,也造成了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同框呈现,就是职教式微的“病理反应”。面对现实,唯有提振职业教育、壮大技工队伍,才能保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近年来,随着普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临港产业不断崛起,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区以浙派工匠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为契机,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培育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打造出一支具有普陀特色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并通过“传帮带”促进了技术工人成长。
发展壮大技工队伍,还需要全社会观念转型。形成劳动光荣、技工光荣的普遍共识,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