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励佳 通讯员 邵盛欢)12月12日,我市发布通告,决定在全市进一步开展“全民戴口罩”行动,市民在进入医疗卫生机构、商超、市场、餐饮场所、交通场站等各类公共场所时,要做到“凡进必戴”;医疗、冷链加工、快递买卖等重点岗位和单位从业人员在岗期间必须“应戴尽戴”。昨天上午,记者走访各类公共场所时发现,市民积极响应号召,普遍自觉佩戴口罩。
在东港海印路,来来往往的市民大部分戴上了口罩,比前几天多出许多。在一处路口,虞女士告诉记者:“现在防疫政策调整了,我们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戴好口罩是出门前的‘必备动作’。”
“口罩戴好,亮一下健康码。”在东港凯虹广场入口处,工作人员提醒顾客戴好口罩。在昌正市场,前来买菜的市民都十分自觉,妥善戴好口罩进出市场。
在普陀医院门口防疫卡点处,几位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不仅戴上了口罩,还穿上了蓝色的隔离服。作为“全民戴口罩”行动中的重点单位,该院医护人员全部按照规定带好了口罩。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有充足的实验数据表明,其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普陀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夏培华说,飞沫传播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口罩不仅能在病人喷射飞沫时降低外溢量和喷射速度,还可防止佩戴者吸入飞沫。
有数据表明,在新冠阳性人员和未感染者都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发生感染的风险能从都不戴口罩的90%降至1.5%;如果双方都佩戴口罩且能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飞沫传播风险能降低至零。“尤其是最近春节将至,路上和各类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增加的情况下,强烈建议市民朋友出门都规范佩戴口罩,给自己的健康增加一道保险。”夏培华说。
戴口罩看起来简单,但要戴得规范、有效,也有一些小学问。夏培华为记者示范了一下科学正确的佩戴流程。首先,佩戴之前要先洗手,佩戴时确保口罩深色面朝外,完全遮盖口鼻和下巴。“合规的医用外科口罩,上面都有一道金属软条,大家戴好后可以沿着鼻尖按压一下,保证口罩的气密性。”夏培华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口罩是4小时更换一次,当出现潮湿、污染、变形、损坏的时候,应及时更换,确保有效。
普通市民需要佩戴N95口罩吗?夏培华解释说,N95口罩与医用外科口罩都能有效防止细菌感染,区别是N95口罩能阻绝更微小的细菌,一般适用于需要接触阳性病人,或有侵入性操作的岗位。“一般情况下,市民按照规范戴好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了。”夏培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