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曦)“光伏发电最大的利好就是省钱了!”近日,记者在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了解该企业的屋顶光伏项目运作情况时,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光伏发电项目2021年12月底实现并网发电,今年截至目前,发电约25万度,为企业节省电费5万余元。
据了解,近年来,光伏发电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其优势在于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并可提升经济效益,是我区能源结构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亮点。
“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资源,通过光伏组件实现光电转化,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实现供电。”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传统的电能需要消耗煤炭等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而光伏发电能很好地替代和减少此类消耗,实现节能减排,25万度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省原煤消耗84吨,减少248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白天是生产生活用电的高峰期,同样也是光伏发电的发电高峰期,采用光伏发电能极大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该屋顶光伏项目承建方,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工程师叶谊沪介绍,太阳光是光伏发电的主要“原料”,从利用到产出,过程中不会产生其他带有辐射的产物。同时,不论是太阳照射还是手机、电磁炉、微波炉等设备,日常使用时均会有辐射,但都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与医院X光拍摄这类高能辐射不同,不会对人体造成额外伤害。此外,光伏板的原材料是常见的硅元素,如沙子的主要元素就是硅,这些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可以放心使用。
据了解,普陀的太阳能年利用时间有1190小时左右,在浙江属于日照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优秀的自然条件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包括光伏发电在内,氢能、海上风电产业等,在我区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工厂、小区的楼顶安装上光伏板,这也将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叶谊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