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我区加快提升远洋渔民法治素养

2.2万人次走进普法培训课堂

本报讯(记者 杨叶梅 通讯员 柳启冬)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在全省各地各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省普法办确定了164个单位(平台)作为首批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我区远洋渔业行业协会名列其中。此举旨在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进一步推动浙江省在全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试点工作中领题破题、先行示范。

近年来,我区不断提升远洋渔民法治素养水平和遵纪守法自觉性,促进远洋渔业平安有序生产,区远洋渔业行业协会为此组建了普法教育培训专班,长期坚持为航前远洋渔民开展普法服务,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计普法培训开班500余期,受教育远洋渔民达22000余人次。为着力加强公海渔场治安安全管理建设,经公安机关专业培训和聘任的远洋渔船治安管理员达587人次(含连聘连任),为建设平安渔场,提升远洋渔民法治素养水平作出不懈努力。

浙普远52鱿钓渔船船长黄贤惠,从事远洋捕捞作业已有20多年,作为一名远洋渔船治安管理员,他在调解船员纠纷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远洋渔船长期远离家乡,在太平洋、大西洋海域常年捕捞作业,活动空间少,工作辛苦,生活单调,极易产生心理疾病,有时船员间因口角纠纷造成打架斗殴,甚至发生严重治安刑事案件,还会影响渔船正常生产秩序。”采访中,黄贤惠还忆起了几年前的一段往事。

2015年2月中旬,时值大西洋鱿鱼生产旺季。船员张某与周某因琐事发生矛盾,当天深夜,张某趁船员休息时,将周某钓鱿鱼用的钓线、钓钩、钓篮、雨衣裤等全部抛入大海,造成周某第二天无法鱿钓作业。

事发后,黄贤惠通过船舶监控设备查找线索,最终确定抛物人是船员张某。张某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有关规定和公司的规章制度,但船长没有当面责怪,而是把张某叫到驾驶室批评教育,叫其认识错误写好保证书并赔偿损失。“这样既解决了渔船治安纠纷,防止事态升级造成打架斗殴,又照顾了他的个人面子问题,促使其心服口服并努力积极工作。”黄贤惠说。

“远洋渔业的适应性、艰苦性和风险性是考验新船员韧性的基本前提,加强新船员的技能、法治心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区远洋渔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在司法、海警、公安等部门的支持下,近年来渔场打架斗殴、聚众闹事案件明显减少,渔场治安形势有较大好转,这与法治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和渔船应急演练等各项培训工作密不可分。

区社会治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远洋渔业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0件,涉案人数20人,金额202.9万元,其中调解9件,裁决11件。与2016年相比,劳动争议案件数下降35%,涉案人数下降34%。另据公安部门接警数据显示,2021年公安机关远洋渔业案件接警22起,比2016年下降26.66%。

此外,在今年的法治培训中,该协会还特别强调了要对海洋濒危野生水生动物加以严格保护,对偶尔捕钓上来的各类海洋濒危野生水生动物,要立即放生,避免伤害事件发生。

2022-12-01 我区加快提升远洋渔民法治素养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295209.html 1 3 2.2万人次走进普法培训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