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
海天语 思
展茅街道最近开通微公交1305号线,破解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就是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针对问题和短板逐一会诊、逐一化解,这样才能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最近几年,我区城乡交通面貌发生了极大改观。展茅同样变得道路宽敞、四通八达,被网友誉为“最美公路”的螺塘线就始于展茅螺门。但即使如此,依然存在“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比如,大展村田公岙和横街村翁家岙两个自然村距离大展车站、菜场大约3公里,开车、骑车的年轻人没觉得远,但老年人步行却要走40多分钟,遇刮风下雨就更不便。这种“进城很快、出门很难”相并存现象,反映了公共交通发展的不充分、不均衡,也说明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仍然任重道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是因为,长期形成的方方面面城乡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弥补,诸如“最后一公里”公交断线、路灯不亮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当地群众。唯有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着力拉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才能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破解“急难愁盼”并非易事。展茅这条公交线路之所以耽搁多年,就是由于存在路基条件和会车点的安全隐患等问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街道会同区交通运输局、舟山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分公司和交警部门开展多次会商,终于合力促成了微公交1305号线的开通。微公交化解大难题,这样的好事理当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