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大写“平安”绘商圈

东港派出所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变革新路径提升商圈平安品质

□通讯员 刘宇翔

东港派出所辖区地处普陀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住宅小区116个,常住人口13万余人,流动人口3万余人,公复娱乐场所近300家。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东港派出所的平安密匙是什么?

今年以来,东港派出所紧紧围绕群众安全感、认可度,深入推进派出所勤务机制改革,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平安共同体,不断提升商圈平安品质,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安全触手可及、就在身边。今年以来,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4.7%,伤害类警情同比下降11.2%。

“一室两队”

激发夯基强能新活力

“现在下社区工作的时间更多了,明显感觉各种信息线索更加灵通了。”这是东港派出所社区民警蒋春凤今年来最直观的感受。蒋春凤现任文康社区民警,辖区是东港目前最大的社区。自从推行“一室两队”机制以来,蒋春凤下社区的时间有了保障,每周一般有4天以上时间专门开展实有人口管理、掌握社情民警等方面的职责任务。

这是东港派出所推进派出所勤务机制改革的一个缩影。在“一室两队”建设中,不单单是打通物理格局,而是更加注重勤务模式的优化运行。两队互为协同,一室支撑两队,实现“一室”情报引领、“基础队”治理延伸、“打击队”小案快破。

今年7月份,东港碧海莲缘小区附近一家商铺被盗。接警后,指挥室全力开展线上侦查,仅仅数个小时便落实了嫌疑人身份,打击办案队快速出击抓获嫌疑人,社区民警则加紧走访检查沿街店铺,指导落实安防措施。

此外,东港派出所还依托“训练角”,建立警组周训练计划,实行防区“平安指数”、警组“月季绩效”、个人“动态贡献”等考核晾晒机制,实现“一室两队”功能上化零为整、运行上同频共振。

“吹哨报到”

跑出群众安全加速度

“吹哨报到”对于沈家门海鲜夜排档临时经营地的业主来说,再熟悉不过。“民警和执法人员就在身边,我们自己也参与管理,纠纷少了,安全隐患少了,咱们做生意更安心了。”经营排档生意的李女士说。

几年前,沈家门海鲜夜排档搬迁至东港沿海一带,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就餐观光。针对这一情况,东港派出所探索实施区域化“吹哨报到”机制,实体化运作“一站一中心”,即排档警务站、排档管理中心,将62家排档经营户编成6个“邻里守望组”,轮流开展治安巡逻、酒驾劝阻、反诈宣传等工作;还研发“一键报警”系统,明确42类“吹哨”情形、3类“应哨”模式,市场、城管、物价等6大职能部门即时响应。

“有人喝醉了,在卫生间睡着了!”今年8月下旬的一天,东港派出所民警付军辉正在沈家门海鲜夜排档临时经营地巡逻,突然收到“一键报警”系统报警。随后,付军辉组织人员将这名醉酒人员送到医院。经了解,同行者还有3人,当晚均喝了酒。为防止意外发生,付军辉和平安哨成员立即在周边搜索,很快在附近草地上找到了3人,其中2人已醉得不省人事。由于救助及时,几名醉酒人员都得以平安返回。

今年截至目前,东港区域警情已同比下降30.8%。

联勤警务站

联出社会治理同心圆

一个小小警务站,不仅融合了派出所、特警、交警等力量,还吸纳了住建、城管、司法等6个部门实体进驻。运行半年多来,区域内警情同比下降17.6%,刑事发案同比下降31.9%。

今年以来,东港派出所针对东港海天大道以北区域人口结构复杂、物业小区密集、经济文化多元,且警情占比较高的实际,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指导下,打造以“政法牵头、公安主推、部门参与、社会联动”的主题式联勤警务站。

“谢谢你们,与租客的事情现在处理好了,我不用再烦心了。”这是今年8月一天发生在联勤警务站中的一幕。签好调解协议后,东港某小区业主王女士向民警和小区物业致谢。其实,这种情况在警务站很常见。矛盾纠纷化解、日常巡逻防范,小区物业在其中发挥着不小作用。

联勤警务站运行以来,东港派出所联动住建部门,压实行业主体责任,首创公安融入物业小区积分制管理模式,实现对小区内可压降警情、流动人员管理、安全防范宣传等工作赋分考核,制定“物业治安星级”创建标准,推动物业力量自主参与治安管理,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治安治理共同体。

2022-11-04 东港派出所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变革新路径提升商圈平安品质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283078.html 1 3 大写“平安”绘商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