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确定杭州、武汉、成都、宁德、南通、潍坊、合肥、株洲、广州、深圳、包头、齐齐哈尔等12个城市首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
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能力,增强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试点城市要通过机制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搭建、数智赋能和政策支持,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迭代升级,形成龙头企业、配套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第三方平台、金融机构等协同联动、竞合共生的生态发展格局。通过试点,探索形成“遴选试点—加强指导—资源倾斜—滚动评估—持续优化—推广应用”的工作推进模式,树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标杆,推广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杭州等12个试点城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集群化特征明显,已经集聚了“链主”企业和大量关键配套企业,具有较强的区域带动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相关省市加强协同,在供需对接、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做法予以推广。
与此同时,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务实推动构建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为主题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也于不久前在杭开幕。
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一直着力提升产业集聚度,加大对国内外一流企业的招引力度,目前在三个区块内,已各自形成了具有鲜明标识度的产业链与供应链。
滨江区块,依托链主型企业,形成了集成电路、信息软件、数字安防、数字通信、数字电商、数字金融、数字文创、数字健康、智能装备、智能应用十大产业集群。其中,物联网小镇以物联网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以海康威视等头部企业为市场主体,覆盖关键控制芯片设计研发、无线射频识别、网络安全等环节的产业链体系。近期启动建设的中国视谷将全力推动杭州片区实现“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的产业跃迁,升级已有产业链。
萧山区块,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杭州第一条机场轨道快线(19号线)两大重点项目于9月正式投运,首个落户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的航空货运项目——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东区国际货站工程也正在加快建设中,围绕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形成的临空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生物医药、数字贸易、航空服务等产业链日益壮大。以生物医药为例,生物科技谷已集聚健新原力、赛默飞等30家生物医药项目头部CDMO和CRO企业,集聚创新药企业、材料企业、设备企业和生产企业,布局CRO/CDMO,力争使科技谷提供满足“研发+制造+配套”等多种组合空间,构建起“药+医+器”三位一体产业发展体系。
钱塘区块,杭州医药港小镇深度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链,当前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500余家,成为高端生物医药产业的科创新高地;钱塘芯谷“芯智造”产业链作为全省“链长制”优秀示范单位榜首,截至目前,已招引11个集成电路“芯智造”上下游产业项目入驻,总计面积7.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1.4亿元,其中4个项目已投产;传化公路港拥有物流企业280余家,日进出车次7000余辆,通过保障物流畅通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目前,数字安防、生物医药、智能汽车及装备、集成电路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杭州片区基本形成。
(来源:浙江自贸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