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晓 通讯员 冯珍
串联城乡的“最美公路”、连接岛际的海底隧道、来往海岛的客运船舶、拓展延伸的交通公路网……畅通“微循环”,打通“大动脉”,十年来,我区以项目为引领,持续推进以综合交通大会战为基本打法的交通强区建设。
一幅幅现代立体交通画卷,勾勒出了普陀交通发展的新篇章。
“美丽交通+”
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位于“最美公路”螺塘线沿线的青石子度假庄园,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假期天天客满,入住客人主要为江苏、杭州、上海等地游客,他们大多是冲着螺塘线的美名而来,在梦幻山坡露营休闲,或到溪涧戏水纳凉,或在沙滩踏浪吹风,好不惬意。
螺塘线起于展茅螺门,终于东港塘头,全长10.816公里,原为砂石路,路况不佳、错车困难,遇到台风、暴雨天气经常出现边坡塌方现象。2016年起,交通部门逐步对螺塘线进行提升改造。2019年10月,历时多年的新建、修整、升级、改造后,依山傍海的螺塘线正式通车了。以展茅、东港乡村景点串联成线,沿途可眺望群岛山峦,海岛风景尽收眼底,该线路一开通就成为了普陀的网红打卡地。
同时,螺塘线的商业价值也“水涨船高”。2020年9月,青石子度假庄园开工建设,2021年正式运营。“目前,我们累计投资了4000多万元,打造了由房车、帐篷、树屋、标准客房组成的民宿群。”青石子度假庄园负责人夏正文说,自营业以来,庄园已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几十个就业岗位,后续还将对原村民房屋进行翻新,打造一个专属舟山的品牌民宿。
“今后螺塘线沿线将建设深坑酒店、沙滩露营区等节点,配备更为完善的食、住、行、娱,全面推进海岛渔村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区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补齐短板
织就“蓝色岛链”
“一条能载客、拉货的车客渡航线,对我们这些岛上的养殖户来说很重要。”这几天,在登步岛日升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殖户杜志方刚刚运走了一批基围虾,活鲜运输车从养殖基地直发,通过车客渡航线到朱家尖西岙后,发往宁波、福建等地。
杜志方在登步干了30多年养殖,从依靠船运到如今活鲜车直发,他亲身感受着这些变化。“以前我们把虾、螃蟹装在水箱里,打上氧气泵,发到沈家门,再从沈家门发车到各地销售。”杜志方说,依靠这种方式运送,活虾、活蟹很容易因为缺氧或高温造成损耗,影响经济效益。
2019年12月,登步岛客滚船线路的开通,为养殖户送来了福音,也为岛上特色农产品销售、海岛休闲旅游业发展、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等提供了交通保障。“现在活鲜车可以直达养殖塘,运输效率大大提升,虾蟹送到当地都还活蹦乱跳的。”杜志方说。
5000人以上岛屿通车渡、3000人以上岛屿一岛两码头、300人以上岛屿建有交通码头、45分钟近岸岛屿间出行、主要经济大岛客滚运输全覆盖……近年来,我区通过大力实施陆岛交通码头新改建、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客渡运船舶更新换代等措施,加快补齐海岛交通发展短板。
在此期间,“祥云号”“舟山群岛系列”“六横之星”等一批性能优越、涂装靓丽的客运船舶相继建成投运,岛际客运更加舒适、快捷。目前,全区所有客船航线均实现网上售票,船票网售率达到近70%,沈家门、六横大岙、桃花等地的客运站逐步实施设施数字化改造,包含人脸识别系统、电子客票系统、无感支付系统等智能化服务的全面普及,全流程岛际智慧出行成为可能。
内畅外联
串起共富幸福线
这几天,普陀湾隧道的开通,引来市民的关注。10月1日零时,在经历了1700多个昼夜艰苦施工后,浙江省首条公路海底盾构隧道——普陀湾隧道正式通车。普陀湾隧道通车后,成为沟通鲁家峙和普陀城区的第三条大通道,对于带动鲁家峙开发,打造沈家门、鲁家峙“一港两岸”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到东港只需要5分钟,东港和鲁家峙更近了。”住在鲁家峙海城铭园的郭先生说:“小时候要坐渡轮到沈家门,后来有了大桥,往来沈家门没有了海的阻隔。如今,我们还有了这么漂亮的海底隧道,相信鲁家峙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交通建设,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串起一条条通向共同富裕的幸福线。”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将紧盯莲花洋客运枢纽综合体、半升洞客运码头、宁波北仑圆山客运枢纽等3个重大项目,加快融入甬舟一体化水上交通圈。
据介绍,下一步,我区将紧抓交通强省建设和甬舟一体化机遇,主动融入区域合作,积极配合推进六横公路大桥、甬舟高速复线、南部景观大道等重要通道建设,着力打造对外经济交通走廊。与全市重要通道进行有效衔接,尽快打通普陀本岛各区块间的断头路、瓶颈路,促进公路与城市道路两网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两环五纵多联”的公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