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我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出炉

发现全球新记录种普陀条孢牛肝菌

本报讯(记者 徐丽佳 通讯员 唐毓蔚)记者从区生态环境分局了解到,舟山普陀2021~2022年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近日出炉,其中,发现全球新记录种普陀条孢牛肝菌(见图)以及41种中国新记录种等,均是此次生物多样性调查突出成果。

作为全省29个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地之一,我区于2021年3月正式启动2021~2022年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项目,采用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相结合方式,首次全域调查生态系统,同步开展陆域生物多样性调查,掀开了普陀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新篇章。

该项目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撑。在为期一年半的野外调查中,调查团队根据我区自然条件,对全域开展了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共调查到生物物种2980种,发现中国新记录种41种、省域以上新记录种1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71种,并记录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290项,发现了近年来省内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和小灵猫,其存在较为稳定的野外种群。

其中,2021年,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人员在我区发现了一个大型真菌新物种,经形态观察和DNA序列分析,确认为新物种,因其模式产地为普陀区朱家尖岛,命名为普陀条孢牛肝菌,于2022年7月在分类专业期刊《Phytotaxa》第544卷第2期发表。

据介绍,本次调查形成了工作报告、技术报告、专题地图、延续性观测方案等成果,共计30余万字、5万余张各类生物物种“图谱”,详细记录了物种及分布点位、珍稀濒危物种等信息,基本摸清了普陀生物多样性现状,将为我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接下来,我区将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延续性调查与观测工作,进一步掌握辖区内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趋势,推动全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工作常态化。同时选择中华穿山甲、小灵猫、义乌小鲵等重点物种开展专项调查观测,摸清其现状、种群动态、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制定“顶层”保护政策。

2022-09-20 我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出炉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270424.html 1 3 发现全球新记录种普陀条孢牛肝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