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马海挺

“兵支书”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王梦倩

“军营生活,练就了我过硬的身心素质,铸就了我无比忠诚的信仰,锻造了我钢铁般的意志品格,终生难忘。”1997年底入伍,2000年初退役,从火热的军营生活辗转扎根乡村振兴战场,虽退役多年,但展茅街道沙井村上潘孙党支部书记马海挺仍牢记责任担当和使命,在岗尽职、乐于奉献。

2017年马海挺当选上潘孙党支部书记,在交接工作时了解到,因争取不到资金,村里有段待修的泥巴路成了老书记的“心头病”。“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这条路通往部队,就想着资金争取是否可换个方向?”马海挺告诉记者,从那天起,他就往各部门跑,了解情况、填写表格,最终,这条上潘孙史家山海防公路获得4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村民们再不用走泥泞山路了。

一直以来,马海挺始终不忘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村民生活便利。“这一条是饮用水管网铺设时留下的,这一条是污水管网铺设,下雨天家家户户排出的雨水会流到路面上。”马海挺指着将军路路面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将对这条多次被开挖的道路进行修整,并安装雨水管道,不仅让村民出行更舒适,也能更好地保持环境整洁。

“这一片是上潘孙原有红砖厂拆除后留下的建设用地,其中50亩左右我们希望能引进好项目。”马海挺指着村前一片土地告诉记者,如此大面积的建设用地在普陀农村已不多见,是上潘孙的金宝地。“寻找项目中,我们的宗旨是能带动周边村庄发展。”马海充满期待地说。

日常工作中,马海挺非常注重民心民意。“我们村大事小事都会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商议会,如项目招商,我们事前会走访老党员老书记,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马海挺告诉记者,乡村振兴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提升,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凝心聚力抓好的一件大事。对于乡村振兴,村民的感受最深,反馈最真,最有发言权。因此,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就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就必须把倾听民意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在嘘寒问暖、促膝攀谈中查民情、解民忧、聚民智。

在遇到困难时冲在最前面,克服层层阻碍,带领党员、村民苦干加实干;在出现疫情时,发挥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率先垂范的责任感,密切联系党员、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防疫工作……也正是马海挺自身的努力与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赢得了村民的肯定与支持。

“我会坚守今天的奋斗成果,驰而不息地继续奋斗。”马海挺说,今后,他将继续以军人的革命斗志、责任与担当践行初心、砥砺前行,和村民一起建设更美更好的上潘孙。

2022-08-02 “兵支书”助力乡村振兴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255245.html 1 3 马海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