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文明城市需要更多“找茬”意识

□周言

最近,有市民向相关部门反映,自家小区有邻居不文明遛狗,惊扰了老人和孩子。有人议论说,左邻右舍住着,为这么点事反映到政府部门去了,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有一句话叫“不文明之花总是喜欢开在阴暗处”。不文明的人和事,最惧怕的就是无处不在的监督。随手丢烟蒂、遛狗不拴狗绳、在公共场所吸烟……这些不文明行为为何会屡禁不绝?一方面是因为总有些人漠视文明公约和社会规则,以为哪怕做了这些事也不会被处罚;另一方面是周围人事不关己、三缄其口的看客心理也在无形中助长了这些行为。

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是在共建共享的良性互动中实现人与城市的同步发展。这个“共建”其实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包含个人的正向努力,也包含群体对个体“逆行为”的纠偏。每个人都是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一滴水,也都是展现社会文明风貌的一面镜子。所谓“文明自觉”,就是每个人都要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也要自觉敢于对他人的不文明行为说“不”。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监督者”已经成为可能。比如在创城中,我们曾经在互联网平台上开设过“随手拍”栏目,如今,这个平台是否可以升级到2.0版呢?是否可以尝试开设一个“随手拍”投诉举报平台,这样市民不仅可以把随手拍到的不文明行为上传到这个平台,还可以通过平台直接链接到相关行政部门,从而让监督更有效率、整改更有效力。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人人随手拍,关键要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只有每个人的监督与投诉举报都得到了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并能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集成功能,通过一件事解决一类问题,这样才能使得不文明行为真正无所遁形。

2022-08-02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255213.html 1 3 文明城市需要更多“找茬”意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