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区青少年宫开心厨房制作披萨
(本报综合消息)为拓展孩子的视野,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我区开展多彩活动丰富孩子暑期生活,让孩子们快乐过暑假。
下象棋、打跆拳道、做披萨、读绘本、做炫彩面具……区青少年宫推出暑期公益托管服务,为众多有需求的家庭送上“家门口的暑托班”,开设的课主要聚焦少年儿童思想引领,将德育、艺术、人文、科学等特色课程融入育人过程。
记者近日来到区青少年宫,耳闻各个教室不时传来童趣纯真的歌声和欢乐的笑声,各种丰富多彩的兴趣班让学生们的假期变得与众不同。记者在开心厨房看到,老师正在为孩子们介绍披萨的制作方法及需要准备的各类材料。随后,孩子们开始揉面团,并将面团擀成饼皮,铺在烤盘上,最后涂上酱料撒上各类食材,送入烤箱,披萨就制作完成。不一会,香气四溢的披萨就新鲜出炉了。“这几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披萨、一起玩、一起做作业,很开心。”学生李姿霖说。
暑期期间,展茅街道各村开展“春泥计划”系列活动。沙井村干施岙联合展茅派出所巾帼文明岗,为学生开展暑期安全常识、防溺水知识普及教育课程。在暑期防溺水教育课堂上,展茅派出所辅警从发生溺水的常见原因、预防溺水的措施、现场救助溺水儿童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增强儿童和家长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应对能力。横街村会同展茅街道成校开展节水护水宣传科普活动,通过互动游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生活中的节水小知识和小窍门,牢固树立节水护水意识,养成节水护水好习惯。
普陀区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礼堂”船模制作活动日前走进展茅街道黄杨尖村路下徐文化礼堂,丰富未成年人的科普文化生活,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活动中,指导老师为孩子们科普船模知识,介绍船模的构造、制造方法等,孩子们还在老师的辅导下体验船模制作。
东港街道兴普社区近日邀请辖区内20对亲子开展“传承传统文化 巧手妙绘团扇”活动,提高青少年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活动中,授课老师向小朋友介绍了中国团扇的文化史,详细讲解手绘扇子的上色技巧和注意事项,鼓励小朋友们大胆配色。现场,一幅扇面、一支画笔,小朋友们认真勾勒、专心渲染,在他们的笔下,一把普通的扇子很快变得富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