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陌
6月11日是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下午,2022年舟山市非遗“三进四季行——普陀行”暨普陀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杉杉·普陀天地举行,展示多彩非遗和传统文化魅力。
跳蚤舞、渔鼓调、渔民画、船模……从非遗项目展演到非遗技艺展示再到非遗文化美食的呈现,古老的传统文化在人们可感可触的视觉听觉味觉中复苏,鲜活而生动。近年来,普陀区大力推进非遗保护工作,一批具有“海味”“岛味”的优秀非遗文化得到弘扬并且生发出新活力。
所谓非遗,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并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多数以传统艺术、民间技术等形式来表达。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多的人间烟火气,它需要在活态传承过程中,逐渐与当代人的文化、当代人的生活相结合。
这几年,普陀区通过进社区、进礼堂、进校园等多种路径,让非遗文化不仅成为普陀人的共同记忆,更成为一种当下的生活,有越来越多的人习跳跳蚤舞、习唱渔鼓调、习画渔民画。而传统的非遗技艺也在现代人的传承中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时尚趣味。
非遗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从特色手办的创意、主题民宿的打造到文旅线路的开发,处处可见非遗文化的渗透。特色非遗资源与文化旅游相融合,实现了让文化在生活中栖居、在产业中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