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宇翔 张翔
“大爷,遇到有人跟你说养老投资、代办社保、赠送礼品、免费参加课程时,一定要当心,这些很可能是骗子设置的陷阱。如果遇上了,及时和我们联系……”连日来,六横公安分局社区民警走村入户,向老人们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宣防活动。
近年来,普陀公安坚持以防为主,积极构筑全民反诈格局,线上线下持续发力,在反诈宣传实现全域覆盖基础上,从反诈受众、反诈产品、反诈方式三个方面着手,做深做实精准化宣防,“精耕细作”防诈反诈责任田,守牢群众钱袋子。今年5月份以来,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量环比下降43.4%,其中刷单类案件环比下降56.7%。
反诈受众精准化
“警察同志,你放心好了,我不会相信骗子的。”近日,住在东港某小区的王阿姨向东港派出所民警徐博文保证道。
“当天下午,我们接到分局反诈中心指令,辖区有一王姓阿姨可能正在遭遇冒充电商客服诈骗。”徐博文介绍说,“当时拨打王阿姨的电话无人接听,家人也联系不上,我们立马赶去王阿姨家,告诉她接到的是骗子的电话,并为王阿姨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防止王阿姨遭受经济损失。”
这是普陀公安精准预警反诈的做法之一。近年来,针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发,普陀公安依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制度,建立电网诈犯罪手法快速发布机制和部门宣传防范联动机制,发挥各行业条线、组织、团体职能特点和资源优势,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防骗宣传”,共同强化源头治理。
“针对家庭妇女容易遇上刷单诈骗,我们就组建‘东海渔嫂’反诈队,向身边的姐妹逐个宣传;针对冒充老板类型的诈骗,组织民警深入企业,面对面向财务人员讲解诈骗套路;学生群体容易遇上冒充熟人和游戏账号交易骗局,我们就联合学校等教育部门,针对这两种类型的诈骗方式,进行反复讲解……”普陀公安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反诈产品多样化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反诈微播报’,今天的主题是‘眼见不为实,不贪守本心’……”声音甜美的警花小姐姐,通过微播报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市民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这是普陀公安最新推出的线上反诈产品。
“学到了。”“不贪不给不转账。”……相关视频一经上线,迅速引起广大网友的转发评论,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今年初以来,普陀公安聚焦反诈“认知域”,盯准产品设计。线下,补全种类,针对不同群体,制作不同宣传单页和横幅标语,还联合企事业单位,在相关商品礼品上打上反诈“标签”;线上,推陈出新,联合移动公司设计开发“易受骗人群过滤器”小程序,联合电信公司开发“云盾”智宣系统。此外,还实行移动端智能推送,针对节假日返乡大学生和外来游客易受骗等情况,联合电信运营商对相关群体精准推送防范短信。
“反诈鸡蛋”“反诈凉扇”“反诈粽子”“反诈布袋”“反诈抱枕”“反诈影院”“反诈推车”“反诈公交”……普陀公安的反诈产品矩阵还在不断壮大。
反诈方式精细化
“你好,我是东极派出所民警,最近如果接到网络贷款方面的电话,千万不要相信。”
“你最近是不是在网上投资理财,赶紧收手,是诈骗!”
宣传反诈知识,是东极派出所民警魏坤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现在分局会经常给我们下发易遭受诈骗群体名单,我就根据这个名单,通过打电话或者面对面的方式,开展心防劝阻工作。”说起最近的反诈宣传工作,魏坤说,反诈质效提升不少,今年截至目前,辖区保持着电信网络诈骗“零”发案。
为提升反诈质效,普陀公安下足绣花功夫,科技、人力相结合,精耕细作每一块反诈责任田。针对小区“敲门难”问题,“固定式”非接触投放反诈宣传资料,并在小区楼道张贴背板,第一阶段预计覆盖全区50%的楼道;针对渔民流动性强现实,在渔船内部张贴宣传品。
此外,普陀公安还试点打造“主题式”反诈商业街区,以设摊、扫楼、扫街、进企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移动式”接触性投放,分别在企业、小区、店铺等场所分类投放传单2万余份;联合移动公司建设“心防体验室”,实行“打卡式”智能化投放,包含反诈App安装、易受骗指数测算、反诈答题等内容,以“打卡”形式促成反诈内容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