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阳 通讯员 鲍佳乐 丁卓锴)“隆咚锵……”5月26日一大早,天刚刚亮,白沙港村托老所里锣鼓喧天,老人们早早起床聚集在院子里,为即将启程的吴峰和崔要伟两位支老人员举行欢送仪式。
吴峰和崔要伟来自宁波市象山县老年公寓,是“海岛支老 一起安好”行动第二批支老人员,从去年11月上岛陪伴老人至今服务期满启程回家。吴峰和崔要伟拿着行李走出房间时,眼眶瞬间湿润了。“小吴,这些吃的带上,路上吃。”“小崔,你们有空记得给我们打打电话。”托老所老人把吴峰和崔要伟送到码头上,一路还有岛上其他百余位老人自发相送。
“老人把我们当成自家人,我真的舍不得。”临行前,吴峰还把托老所内13名老人的吃住习惯写在一张纸上,留给下一任支老人员。“夏阿花阿婆有糖尿病,要控制饮食摄入量。贝素庆阿婆喜欢听歌,每天早晚陪她听会儿……”满满当当都是对分别的不舍。
记者了解到,吴峰、崔要伟两人从去年11月1日上岛后,只在元宵节后分别回家休息了一次,其余时间都和老人一起,还陪老人过了一个温馨热闹的春节。
“在托老所,我每天6时起床,给老人们准备早饭,陪他们晨练。今天早上6时,我就准时醒了,正准备起床去找老人时,才发现自己是在家里,然后就心里一阵空落落的。”5月27日上午,吴峰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习惯了和老人们在一起,这一下子离开了,感觉很不习惯。
白沙港村托老所的老人们对他们也是满心的不舍和思念。因为支老人员的到来,每位老人房间都安装了起夜铃,晚上有任何不适,只要老人按响铃声,吴峰、崔要伟两人就会立刻赶到,让老人睡觉都安稳了不少。“我都把他们当儿子一样,今天早上起床,想找小吴一起听歌,找了一圈没找到人,才想到他们已经回家了。”贝素庆老人的言语间满是想念。
白沙港村托老所工作人员吴荣娣告诉记者,支老人员的到来,改善了托老所硬件设施、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感。“我们都很期待下一批支老人员的到来,希望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也能培养出一支优秀的养老工作。”
根据浙江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区域协作计划和“海岛支老”工作安排,我区与宁波市结合两地养老工作推进现状和海岛老人实际需求开展“海岛支老、一起安好”行动。宁波市统筹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等各界力量,对口支持我区相关镇、街道、管委会,帮助提升养老服务建设水平。从2021年至2024年,宁波市将分批次抽调60名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养老服务骨干,协助指导我区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据悉,随着“海岛支老 一起安好”行动第二批支老人员服务期满,6月7日前,我区5个海岛的6家托老所、3家敬老院将完成支老人员轮换工作。
“两轮支老人员给海岛养老带来了很大变化,充分发挥好了支老的作用,也希望能在各个海岛尽快形成一支带不走的队伍,真正实现‘普有长寿’,幸福养老。”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