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晓 通讯员 田宇)“我们总结分析数据发现,目前纳管环节个别点位存在拖延,工作流程还需进一步熟练完善。”日前,区大数据管理中心副主任叶增深在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平台上,针对3月27日我区一名集中隔离人员新冠病毒阳性病例,对处置流程各项数据及相关环节核心指标进行复盘分析,寻找疫情处置工作短板,助力疫情防控精准有效。
据了解,在我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平台发挥了全程化、精准化、数字化的监督作用,并在防疫实战中得到了检验。
3月27日晚,普陀发现一例新冠病毒肺炎初筛阳性,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病例录入系统,启动“吹哨”程序。我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同步开展流调溯源、排查管控人员转运等工作,各项工作严格落实“七大机制”和“五快循环”要求。
精密智控大屏三区图、疫情图、管控图一图统揽,纳管、检测、流调、转运、隔离环环相扣,综合分析、舆情社情、资源调配一目了然。
“当晚24时,区内密接、次密接人员排查工作基本完成,转运隔离环节有序开展。同时,针对全区密接、次密接人员的‘未纳管’‘已纳管未集中隔离’等核心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叶增深告诉记者,数据显示,当晚有一名次密接人员在数据上迟迟没有纳入隔离点管控,指挥部工作人员立即联系隔离点人员了解情况,后来得知该次密接人员为婴儿,没有办理身份证,数据录入碰到问题,后联系省市有关方面才有效解决。
据介绍,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平台是我省全面落实“七大机制”的数字化底座,也是疫情防控的业务平台。平台以最直观的数据、图表,展现疫情处置的实时情况,实现“一键直报”“一平台流转”“一屏统览”。“平台就像一个‘数据方舱’,所有的涉疫数据全部在精密智控平台采集、流转。基层工作人员数据录入实现‘最多录一次’,指挥部以平台数据为分析研判决策调度。”叶增深说。
“平台数据实时更新显示,指挥部及时提醒预警,倒逼相关部门、镇街道、村社不断加快工作进度和衔接速度,以数字化手段赋能疫情防控工作。”叶增深说,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平台的应用为我区疫情防控构筑起立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