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励佳)“虽然提到普陀两个字比较少,但通篇看下来,我觉得页页关乎普陀发展,句句皆是普陀事。”4月13日上午,在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后,市人大代表林军峰仔细研读了报告,发出感慨。
从整合提升船舶修造、发展现代渔业等传统产业,到培育谋划数字经济、发展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我区市人大代表注意到,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这些内容,正与普陀当下产业优势与未来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近年来,生活、工作在普陀,能深切感受到普陀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乘势而上方面的努力和成效,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内容非常契合,我们普陀今后在这些方面大有可为。”林军峰说。
同时,林军峰也尤为关注偏远海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情况。“报告中提到持续攻坚‘一老’‘一小’‘一杯水’等重大民生关切,积极谋划推进域外引优质水,高水平打造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海岛样板。相信通过一系列工作的推进,海岛群众在生活、就医等方面会更加便捷,有更多获得感。”
林军峰告诉记者,回到岗位后,他将及时传达市两会精神,紧紧围绕报告中提出的政策措施、项目计划,发挥好审计专业优势,全力保障政策落地生效、项目加快推进。
“政府工作报告用了一系列数据反映舟山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其中也包括对普陀过去五年工作成果的回顾,研读后让我倍感振奋和自豪。”市人大代表姜玲燕说,报告中提出,全力推进大宗商品储运基地、自贸试验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六横清洁能源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等,这些都是普陀未来可以一展身手的广阔天地。
“经济工作与金融工作息息相关,为了保障好、服务好各项目顺利落地,我觉得金融部门应该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对临港制造业、渔业全产业链、清洁能源装备与制造的支持力度,为实现普陀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我区市政协委员围绕提升产业能级建言献策
本报讯(记者 王梦倩)市两会期间,我区市政协委员围绕聚力攻坚“产业支撑不足”难题和提升产业能级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船舶修造、海洋渔业、机械汽配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深化“放水养鱼”行动,强化“抓大扶中育小推上市”,加快培育一批制造业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打冠军……报告中对未来五年产业发展的目标规划,让我区市政协委员充满期待。
“报告中提到要整合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发展船舶修造企业,推动重点船企合作重组,研发建造高端船舶,拓展高附加值船舶修理改装业务,打造绿色修船基地,这是我们的发展期望。”市政协委员吴建军认为,传统产业升级,不仅是产能上升级,还要提升改造生产方式。
以船舶修造业为例,吴建军建议,企业可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在绿色修船方面加快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合作联盟,共享研发成果,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传统产业并不等同于落后产业。我们要以新技术、新模式,促进产业智慧化,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同步发展。”吴建军说。
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需要企业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用足政策、用好思路、用准措施,凝心聚力方能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市政协委员叶文锋建议,在抓好“个转企,小升规,规进高”等工作的同时,也要在打造舟山海产品特色品牌上下功夫,加强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帮扶力度,引导企业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融入技术研发中,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