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画外音
□记者 励佳 通讯员 邱丹燕
(一)
4月3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坚守在舟山跨海大桥双桥高速出入口疫情管控卡口的“大白”们,穿梭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格外忙碌。
当天上午9时许,在双桥卡口的其中一个车道上,普陀仁济医院手术室护师王兰翎在这里牢牢盯着。3月15日以来,她每天风雨无阻为入舟驾驶员进行核酸采样,“今天8时上班,要持续工作到中午11时左右。”王兰翎说。
远远看到有入舟大货车驶来,同组的“大白”们挥动手中的指示牌示意货车停车接受检查,王兰翎站起来准备采样工具。测温查码、登记信息、核酸采样……通过志愿者、公安民警、医护人员有序熟练配合,几分钟功夫,一辆货车检查完毕,顺利通行。
王兰翎告诉记者,穿着防护服并不轻松,天气晴朗时会觉得闷热,下雨时又会觉得湿冷。但守好入舟大门责任重大,一想到这里,再辛苦也会变得精神百倍。“我们作为医护人员,碰到这样的危急时刻,发自内心地想要到最前线去,尽我们所能,发挥我们所长。”
自3月15日起,我区组建由公安干警、医护人员、相关局办工作人员组成的双桥卡口疫情管控工作组,对入舟货车进行“应检尽检”。半个多月来,不论刮风下雨,他们一直驻守在入舟大门,践行责任和担当。
(二)
“入住302房间的阿姨有一支胰岛素针在门岗,麻烦送一下。”4月3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沈家门的海天楼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临时办公室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对讲机传达隔离人员需求。
近来全国多地疫情多发,有类似密接等情况的隔离人员增加,这个点位比往常更加忙碌。办公室里,大家各司其职,有的围坐在一起校对隔离人员体温测量信息,有的在监控前仔细查看各隔离楼层情况。
“受国内疫情影响,我们这个点位目前已经住满了,其中有些是慢性病患者,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隔离点管理团队健康观察组组长洪嵩说。
记者了解到,该隔离点工作人员施行14+7轮班制,14天在隔离点工作,7天居家健康观测。近来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隔离人员增加,隔离点每天需采样100多例。同时,还需要为隔离的慢性病人定期测量血压及血糖,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工作量较大,而且很多隔离人员接进来的时间都是在零点以后,工作人员常常要候到深夜,安置好隔离人员后方能休息。
在这个特殊时期,身处特殊岗位,隔离点工作人员没有节假日。“我们都是照常轮班、照常上班,希望通过严格落实闭环管控,切实切断疫情传播链。”洪嵩告诉记者。
双桥卡口疫情管控工作组、海天楼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只是我区织密疫情防控大网的一个缩影。向所有奋战在防疫一线的人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