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预约过请来登记一下,大家戴好口罩,健康码和行程卡出示一下……”昨天上午,弄塘湾陵园入口处,工作人员、志愿者在入口处提示市民遵守防疫规定,有序入园。前来祭扫的市民都自发带着黄白菊花,祭扫现场未见烟雾缭绕场景。
清明假日期间,我区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大力倡导鲜花祭扫、网上纪念、代祭服务等文明祭扫方式,多措并举全力确保清明祭扫安全有序。
4月3日上午,弄塘湾陵园海葬纪念园,工作人员手捧鲜花,缓步走上台阶,认真擦拭刻有逝者姓名的碑身,深情默念家属寄语……这是陵园工作人员代表亲属缅怀逝者。“受疫情影响,今年我们不倡导市民跨地区祭扫,海葬‘代祭扫’服务需求大幅增长。”区殡葬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说,清明前收到了海葬“代祭扫”预约订单近300份,免费“代祭扫”服务包括鞠躬礼、纪念碑清洁、敬献鲜花等多个环节。
区军休所近日开展“线上祭英烈”活动。军休干部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网络追思和悼念革命英烈。据悉,清明前夕,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倡议书形式,倡导广大市民通过网络平台向英烈致敬,寄托哀思。清明前夕至4月中旬,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为烈士亲属提供“代祭扫”服务,同步发送祭扫照片、视频等。
清明期间,我区各地积极组织未成年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联合团区委,区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举办“聆听红色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普陀小学开展了少先队员“网上祭英烈”活动,同学们登录“中华英烈网”开展“云上”祭奠,追思革命先烈;虾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老党员给未成年人宣讲革命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