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为缪军 罗沛文 摄
缪军: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助力企业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普陀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主力军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2020年以来,我行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始终坚持把服务挺在最前面,主动接过助力企业和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接力棒,并将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六稳”“六保”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实际行动。
据统计,到去年底,小微企业贷款总余额达97.12亿元,户数1.23万户,分别比去年初增加了12.63亿元、785户。其中纯企业贷款达到2200户,新增近250户。可以说,目前全区民营企业每3户当中,至少有1家企业在我行有贷款支持。
问:在支持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深刻的案例?
缪军:支持企业经营发展方面,我行采取了相当多的办法和实实在在的一些举措。如针对远洋渔业企业发展。整个远洋渔业是我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又是一项新兴战略性产业。但受疫情、经营成本攀升、消费需求收缩、产品滞销等各方面因素影响,2020年初以来,远洋渔业遭遇了发展寒冬,导致相当多的远洋企业面临现金流吃紧,还贷压力增大。
为破解这一难题,我行出台了务实的工作举措,即对全区所有远洋渔业企业和船东实行网格化管理服务,分批分片确定各个支行相关负责人和对应的客户经理,主动对接、了解船东相关需求,并提供针对性服务。同时我行还出台了定制化抗疫信贷产品,如针对船东的个人信用贷款、渔助贷等等。据统计,截至目前信贷总额度达到4.6亿元,受到区委、区政府以及广大船东的高度好评。
问: 向遭遇寒冬的远洋渔业扩大放贷,对银行的经济效益会产生什么影响?
缪军:说实话,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当时鱿鱼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最低时价格跌破7000元/吨(原价约为1万元/吨),如果再低就不足以偿还贷款,所以风险是比较大的。
虽然有风险,但作为金融机构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讲求社会效益。加之从大数据分析,近年来远洋渔业发展势头较好,在我行也未出现过一笔不良贷款,而且如果远洋渔业度过寒冬,那么我们的市场空间也会进一步拓展。于是我行制定了信贷优惠政策,帮助远洋渔业度过寒冬。
问:今年,普陀农商银行还会加大对远洋渔业的信贷扶持吗?
缪军:对普陀农商银行来讲,支持实体经济是一个永续主题,而且服务“三农”、服务民营小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本就是我们的主责和主业。那么在后疫情时代,我行如何更精准地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站位,调整发展改革思路,严格按照上级相关政策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整体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我们要依托数字化改革,创新经营思路,全方位地加大对普惠型小微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支柱产业、绿色低碳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渔农村新兴业态等,秉持荣辱与共、义不容辞的担当和情怀,在应延尽延、应贷尽贷、降费让利等政策服务方面继续加力,全力缓解小微企业短、急、频的融资需求和金融服务需求。
问:服务“三农”是普陀农商银行的主责和主业。近年来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缪军:从2020年开始,我行全面实施了乡村振兴三年十大行动计划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工程,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典范建设。接下来,我行将围绕渔农村微改造、未来海岛建设等,创新制作相关金融产品、服务政策,包括信贷支持以及网点设置、服务渠道延伸等信用体系建设。
问:普陀农商银行为何会在东极设置一个没有盈利的网点?
缪军:我行现在全区共有46个网点,其中在海岛设有13个,覆盖到东极。其实,不光是东极,包括登步岛、蚂蚁岛、六横岛,几乎每年都有亏损,总亏损额将近300万元。东极分理处应该说是我行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一个网点,设立于1996年,是岛上唯一的金融服务机构。几十年的坚守、几十年的服务,也换来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称呼我们为“最靠谱的服务”,也获得了“中国银行业最佳社会责任特殊贡献网点”等荣誉。我们也会继续坚守下去,一如既往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