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璐瑶 通讯员 傅楠)近日,蚂蚁岛三八海塘区块整体提升改造顺利完工,海塘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承载着蚂蚁岛精神与蚂蚁岛人民艰苦创业经历的重要载体,三八海塘一直是游客必到打卡地和重要的现场教学点。在此次提升改造中,蚂蚁岛管委会从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体验感入手,全面推进三八海塘外立面和周边环境改造。
走近三八海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八海塘”锻铜浮雕,浮雕周围的景观带由石块垒成,地面则由石块、瓦片和碎石组合铺装而成,尽显古朴。景观带内,是一艘“小对船”模型,木质的船身,红、白、黑相间的外观,配上奔涌的“波涛”作为装饰,充分展现了老一辈渔民出海捕捞作业的“乘风破浪”之感。
在海塘入口处,这里新建的怀旧铁桥也让人眼前一亮。记者看到,铁桥这端的拱门由青灰石砖与绿色网格组合而成,实现了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的碰撞、交融,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穿过铁桥,首先看到的便是十二字蚂蚁岛精神: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左侧,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旧文献,记录着蚂蚁岛妇女捧泥、开山、凿石的艰辛场景,诉说着她们在建设三八海塘过程中付出的汗水与心血。再往前走,一条特殊的时间轴横贯海塘,上面刻画的,是不同年纪的妇女在筑塘时的感人事迹,仿佛拉近了我们与那段岁月的距离。
“井冈山1021.1公里”“嘉兴250.6公里”“遵义1855.1公里”……海塘中段最醒目的地方有一个特殊的路标,它以蚂蚁岛为中心,朝向了全国各个红色景区。而行至海塘尾端,这里不仅收录了大量与海塘有关的关键词,还展示了当初在建设海塘过程中用到的工具。
在此次改造中,三八海塘周边的土地资源、设施设备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位于海塘东北侧的闲置土地,被打造成了蚂蚁公社农场、蚁穴打卡点等特色景点,供游人体验、观赏。
“我们在蚁穴打卡点内放置了一个造型简约、明快的大型蚂蚁雕塑作为标志物,蚁穴周围的地面采用树皮铺就而成,表面则采用草皮和木料装饰包裹,生动还原了小小蚂蚁原本的生活环境。”蚂蚁岛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打卡点里还有供游人休息的桌椅,同样由原木切割、拼接而成,充满了原生态的气息。“在蚁穴的旁边,就是蚂蚁公社农场,农场开放后将正式对外租赁,市民、游客可以在这里承包田地,种植不同的蔬菜,亲身体验务农的生活。”
此外,位于海塘附近的三间渔民仓库也已经完成了腾空工作,后续,蚂蚁岛管委会将充分利用好闲置房屋资源,引入文化旅游新业态,将三八海塘区块打造成为集精神展示、拓展培训、渔区体验、购物休闲为一体的户外综合场所,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节后迎来首批游客
本报讯(记者 陈璐瑶 通讯员 傅楠)2月8日,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迎来节后第一批亲子游家庭游客。当天上午,孩子们在父母带领下,走进蚂蚁岛创业纪念室、三八海塘—避风塘现场教学点、党建广场等地,亲身感受“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
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自2018年启用以来,积极探索创新,丰富基地培训内容,让学员们在沉浸式、体验式的游学中受到教育。今年,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将针对研学、党建、干部培训等不同群体,制定更加丰富的活动方案,同时在原有渔网制缆、摇橹、搓草绳、织渔网等体验的基础上,开发更多沉浸式体验活动,丰富培训载体,提升学员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