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传播新技术 闻名舟山渔场

“忻阿来回来了,忻阿来又回到阿拉墩头来了……”1962年带鱼汛,忻阿来又回到墩头渔业社,继续担任墩头渔业社带头船老大。

带头船老大,不同于一般的船老大,除了带领、指导全社渔船开展捕捞生产外,还要出面处理本社船只在海上发生的各种事故,帮助其他船只解决一些困难。上世纪60年代,带头船上还配有一台电台和一名电台报务员。带头船老大,都是由社里捕捞技术最好、经验最丰富、威望最高、处事最公正、在社里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大担任,在捕捞船队中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威。

忻阿来回到墩头后,不但满足了按过手印的渔民兄弟的愿望,而且让出社渔民刮目相看,他们背着包袱重新回社。

为了改变“抲多抲少一个样”的不良现象,充分调动各捕捞船只的生产积极性,忻阿来建议社里制订“三定两奖”政策,即定劳力、定工分、定产量,增产有奖、节约成本有奖。

自从实施“三定两奖”政策后,在劳力安排、工具调配、工分评定、标准产量确定等方面都较为客观,是在渔业体制和生产关系变革中的一次探索,极大地激发了各船老大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大黄鱼,大黄鱼……”1970年农历四月十四,在吕泗洋上,忻阿来船上伙计周阿再正在船头值班,忽然发现大黄鱼跃出水面,就大喊起来。

忻阿来叫伙计赶快丢下漂浮物作标识,他迅速调转船头,命令渔民下网。

“这一网可了不得,一过秤共有大黄鱼980担(一担为50公斤),创高产纪录。”“忻老大捕鱼技术真厉害,东海渔场没人比得过他,连全国劳动模范郭钦再也佩服。”据周阿再回忆,忻阿来捕鱼技术与别人不一样,他善用“歪嘴网”捕“斜头鱼”,一夜能捕上1000担带鱼,在别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那么,忻阿来的高产技术是什么呢?

一是善于分析季节、气候、海况变化,根据不同鱼类习性,摸清鱼类洄游规律,判断鱼情鱼发,抓住渔汛旺期,熟悉渔场地形、底岩礁沙、潮流变化,正确判定鱼类集群区,鱼发中心及其范围。

二是掌握鱼类喜在外海高温高盐水、近岸冲淡水及黄海冷水团交混区,海潮形成流隔处等集群特点,选择潮流方向较好处下网,人称“歪嘴网”,即根据潮水,按一定角度出网,好像歪嘴。

三是擅用“开四门”来捕“鱼头”及“坐潮网”“流隔鱼”(潮隔鱼)。所谓“开四门”,就是东水到了,到东边;西水到了,到西边。实践证明,他的技术可行。

高产稳产让忻阿来成为了东海渔场出色的“领头雁”。为推广他的捕捞经验,忻阿来去蚂蚁岛传授机帆船捕捞技术;赴宁波、台州、温州等地,给机帆船老大讲课;赴山东、江苏等地指导捕捞技术、网具改革及渔船定型等。还有本地许多渔业社派社员现场学习忻阿来的捕捞技术,忻阿来手把手热心指导。

后来,省、地、县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将忻阿来所总结的“机帆船对网捕捞技术”进行整理、录音、编辑并出版发行,在东海渔场广泛推广。

1973年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来舟山推广机帆船柴油机转速与燃油“优选法”,忻阿来被荐任原沈家门镇优选法推广组长,华罗庚教授还特邀他赴杭州介绍经验。

1974年,忻阿来重回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任原职,1978年为正式职工,后调任省渔业指挥部技术顾问,1985年退休。

2021-12-01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79874.html 1 3 ●传播新技术 闻名舟山渔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