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
一些商家的外卖分量明显少于堂食,细心的消费者能够感觉到这一点,说明这已不是偶然现象。《今日普陀》的记者调查以及区市场监管分局的执法抽查表明,至少糖炒栗子确实存在线上线下同价不同量问题。在外卖已成普遍消费方式的当下,这种短斤缺两行为损害消费者权益,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外卖分量不失为“关键小事”。
已经到手的外卖独此一份难以比较,消费者多半无心计较吃了再说,这样超额利润就落入商家囊中。有商家表示,在外卖平台下单的25元糖炒栗子,到商家手里实际只有19元左右,所以实际分量也不如线下购买的足,这种说法显然是不能成立。外卖固然有递送成本,但堂食也有店面成本,原本都已包含着食品价格中,怎能以短斤缺两再抠一次。
消费者点外卖都有“路径依赖”,一旦“锁定”短斤缺两的无良商家,每一次少一点即使微不足道,天长日久也会是不小的损失。因此,消费者在货比三家时,除了比味道还得比分量,发现短斤缺两的商家不仅要给差评,并果断地列入黑名单,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如此人人计较,外卖才不会越吃越“饿”。
我区一直重视对外卖行业的全流程监管,网上阳光厨房建设更是快速推进,目前已有498家餐饮店上线接入“浙江外卖在线”平台,使消费者下单后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后厨制作及打包全过程。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足斤足两也同样不能马虎。因此,有必要不断升级阳光厨房的监督功能,使消费者不仅对后厨的卫生状况了然于胸,还能对店家的计量过程眼见为实。
确保外卖分量离不开法治保障。《价格法》对明码标价作出了明确规定,短斤缺两纯属价格欺诈,以“份”为单位送外卖同样不规范。市场监管部门理当加强监管执法,通过明察暗访及时发现、严厉处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不断净化网络订餐市场环境。